Kate AleXander m.v., MS, Dipl. ACVR

宠医客编译,如需转载请与宠医客联系

上呼吸系统包括充满空气的咽部、喉部和气管。咽部包括口咽腹侧、鼻咽背侧和较大的喉咽尾侧。

软腭将口咽和鼻咽吻侧分开;腭咽弓形成一条软组织线,从软腭向尾背侧延伸,将鼻咽和喉咽分开。最后,会厌将口咽和喉咽分开(图1)。在尾背侧,喉咽延伸形成梨状隐窝。会厌常被气体包围,延伸至软腭顶端的背侧或腹侧。

在较大的狗中,偶尔可以看到楔形突,即杓状软骨的吻部。其他喉软骨表现为一个模糊的软组织混浊影像叠加在喉腔上。偶尔可见充气的喉室小囊。

在老年犬,甚至年轻的大型犬,可见喉软骨矿化;环状软骨往往是最明显的(图2)。气管环也可能随年龄发生矿化,并导致可通过片子发现。一般来说,咽腔最宽,其次是喉和气管,直径稍小。气管直径与胸廓入口高度的比值在体重较大的犬按比例增大,而短头犬的这个比值更小。

图1. 犬咽部/喉部的正常侧位片:

  • Caudal aspect of hard palate 硬腭尾侧
  • Ventral nasal meatus 鼻道腹侧
  • Oropharynx 口咽
  • Epiglottis 会厌
  • Larynx 喉头
  • Laryngopharynx 喉咽部
  • Palatopharyngeal arches腭咽弓
  • Nasopharynx 鼻咽
  • Soft palate 软腭

图2. 9岁犬的侧位片。喉和气管软骨矿化,这有助于鉴别这两个结构。这是一个正常变异,不是病理性变化。

咽喉区域值得关注的周围解剖结构包括舌根、吻侧下颌淋巴结、舌骨、下颌、侧面的腮唾液腺、咽后内侧淋巴结、食管尾背侧和甲状腺腹侧。

异位甲状腺组织可见于沿甲状舌管的任何部位,从舌根到心基部。由于舌骨成对存在,除了基舌骨,双侧对比有助于鉴别异常。正常的环咽肌代表食管括约肌头侧部分,有时表现为独特的软组织结构,可被误解为软组织肿块。这些结构对上呼吸道判读都存在干扰。

颈段、胸段气管管腔直径相似,但大型犬的颈段气管管腔有时尾部增宽。正常气管的直径在吸气和呼气之间也有轻微变化。犬气管管腔背侧软组织混浊可能是由于可观察到的气管肌背侧膜,它位于气管颈部中段和胸部中段之间(图3)。气管肌背侧膜能被观察到并不代表异常增生,而可能是膜收缩或内陷。这也被称为气管背侧膜脱垂。由气管背侧膜引起的不透明影像是一个动态过程,取决于呼吸状态(图3)。

气管膜是否显著也可能受到动物体位倾斜角度的影响。这种影像学异常的其他解释包括位于气管环部分背侧和气管旋转之间发生食道腹侧位移,或外侧食道重叠(图4)。

在大型犬和无症状的小型犬中,若仅可见气管背侧膜这一个异常发现,则不太可能与临床症状有关。有时,气管背侧膜可以与略微更不透明的气管背侧壁区分开来。

图3. 在不同呼吸阶段拍摄的颈胸部的侧位片。

在A中,气管腔背侧被可见的气管背侧膜遮住,但依然可见气管背侧壁(黑色箭头)。

在B中,随着膜背向移动,管腔变宽。在B中,可见气管颈段背侧的食道中有气体,在图B的后方边缘亦可见气管胸段背侧的食道中含有气体

图4. 气管背侧壁处于正常位置(黑色箭头),但管腔背侧被重叠的食道遮住。通过管腔内的气体(白色箭头)可知,这是食道而不是气管背侧膜。

在评估咽喉区域时,患病动物适当的体位是非常重要的。

头部轻微伸展的侧卧位最有效,但任何程度的头部倾斜都会导致低估管腔直径及高估周围软组织结构大小(如软腭和喉软骨),这些软组织结构可被误诊为肿块。腹背位和斜位均可作为侧位片的补充,但会受颅骨和颈椎重叠的限制。推荐使用可达到高对比度图像的机器参数(如果使用模拟系统,千伏峰值[kVp]相对较低和高毫安秒[mAs]),并根据颈部腹侧软组织的厚度选择。

如有可能,造影时应取出气管插管。由于充满空气的各个腔室变窄,肥胖动物更难区分不同结构。

胸段气管的位置可以随动物的姿势而变化。头侧部分大致平行于脊柱,并通过胸廓入口靠近脊柱。而大多数动物的气管尾侧相对于脊柱则开始向腹侧偏离。当动物头部向腹侧弯曲时,气管的局部背侧位移可能被误认为是前纵隔肿块(图 5)。

相反,颈部的过度伸展会导致气管狭窄。在背腹位片上,气管的胸段位于中线右侧或略微向中线右侧弯曲。在纵隔增宽的短头颅犬和肥胖犬中,由于大量纵隔脂肪,气管向右弯曲更明显,此时不应误认为是肿块导致移位,如心基肿瘤(图6)。

图5. 动物体位影响气管表现的右侧(上)和左侧(下)胸片。在上方的图像中,胸部气管的头侧有一个局灶性的背侧抬高,可能被误认为由纵隔肿块引起。在前肢伸展的下方图像中,气管没有背侧移位。这两张x线片在隆突前方都有一处局部食道气体聚集。

图6. 肥胖犬的背腹位胸片。大量纵隔脂肪引起胸段气管右偏。这是正常的变异而非异常表现。

更多干货文章请关注宠医客公众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