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业生产中,灌根、浸根、蘸根是很常见的农事操作,有助于植株移栽后快速生根,还可以预防根部病虫害。那么这三种方法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一、灌根

灌根就是把配制好的肥液(药液)灌到植株根部,用这种方法可促进植株根系生长或对地下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治,可以节省肥料和农药,提高肥和药的利用率。

1、在对植株进行灌根时,要注意肥液(药液)的浓度,不能过多也不能太少。每株植株的灌肥(药)量要随着土壤湿度变化而变化。

2、灌根要在浇水之前或在两次浇水之间进行,不要在浇水之后进行。注意药物的溶解性和内吸性。

3、按情况选取不同药物,灵活应变。灌根最好选择腐植酸类的产品。

二、浸根

浸根,顾名思义将植株根系浸泡在溶液中,主要目的是促进植株尽快长出根系。

1、多数生根粉浸泡时间都在2个小时以上。

2、木本植物和难生根植物时间要长些,特别是难生根植物有的甚至要泡24个小时左右,例如桃和梨均属难生根植物,浸泡时间都在12~24个小时之间。

3、草本植物无论从剂量上还是时间上都要比木本植物多,扦插时浸根要掌握剂量、浸泡时间和空气湿度,最理想的扦插湿度是80%以上,有利于植株成活。

三、蘸根

蘸根相比浸根,在溶液中浸泡的时间短,溶液浓度高。如果是生根类产品,蘸根时溶液浓度比灌根时溶液浓度稍高。

1、蘸根时间一般10分钟左右,温度高时可相应缩短蘸根时间。

2、蘸了肥(药)液的植株根部不能脱水,建议边蘸边栽,否则容易出现药害。

3、没做蘸根处理的最好是在浇了定根水之后及时灌根。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