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哟
盐(食盐)、海盐、井盐、池盐、胡盐、岩盐,都可食用及药用。
性味:甘、咸、寒。
成分:氯化钠,少量的杂质为氯化钾、氯化钡、硫酸镁、硫酸钙、硫酸钠。海盐中还含有人体所必需的碘,但精制食盐及岩盐中不含碘,或含量极微。
功用:和脾胃、消宿食,助肾脏、坚筋骨、坚齿、明目、解食毒。
《本草纲目》记载,盐为重要药物,现在是日常菜肴中必需的调味品。
人之所以会生病,往往是由于体内新陈代谢异常或代谢(代偿)功能减退所致。而在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我们日常饮食中的盐。食盐可以将我们所吃下的食物进行分解,促进排泄废物。可以溶解粘附在血管壁上的有害物质,防止血管硬化,有助于延缓人体的衰老。
动物的血液里都含有盐分,这些盐分用于清洁血液、维持肌体各部分组织的活动。如果机体本身不能正常摄取盐分,会引起新陈代谢的异常,继而导致血液酸性化,就出现了各种疾病。
佛门把盐当作药经常应用。僧侣患了感冒,就用盐来发汗,早上起床喝杯盐开水,或者用盐水洗鼻,治鼻塞。
据古印度医书《查朗卡·桑其塔》记载,岩盐具增进食欲、促进消化、补髓强身之功效,有明目以及缓解胃部不适、胃酸过多的作用,并可去除“贪、嗔、痴”三病素。煮沸的黑盐,以其质细、芬芳等特点,有助于提高食欲和健胃,还能去痰。掺有岩盐的黑盐有一定的刺激性,可助消化,解除疼痛。
方剂:
1.刀伤:盐水洗伤口,有助消毒,防止化脓,促伤口愈合。
2.流行性腮腺炎:用盐水漱口即可。
3.体质虚弱:鱼骨炒成褐色,研成粉末,加入芝麻、盐各1份拌匀,吃饭时撒上一些,可改善体质。
4.神经性疼痛与妇科病、风湿及皮肤病:用盐水洗浴。
5.慢性子宫内膜炎:将盐炒热,置于布袋中,熨贴在下腹部。
6.月经不调:芝麻盐磨碎,放入茶水中,从月经来潮前两三天开始饮用,每天喝五六次。此法虽简单,却有明显的效果。
7.带下:将炒好的盐,倒入热水中,局部清洗(用少量的盐即可)。
8.龋齿:先用盐水含嗽口。然后,盛些米饭,加少量的盐,充分搅拌后,用纸包好,贴在疼痛一侧面颊上,待干后取下,再换上新的。如此反复三四次,痛即消失。
9.鼻腔蓄脓症:煎200毫升的浓茶,稍凉时,加入1小匙盐,搅拌溶解后,用此盐茶清洗鼻腔(可使用一端带橡皮囊的玻璃吸管清洗)。
10.慢性鼻炎:将浓度为1%的盐水从鼻孔吸入,从口中吐出,以清洗鼻腔。
11.眼睛结膜炎:煎1000毫升浓绿茶,放1小匙食盐,溶解后边洗边敷眼睛。重复多次便见效。
12.夜尿症:把1克盐用糯米纸包好或装入胶囊吞服,可使小便次数减少。
13.头痛:在热茶水中加入少量的盐,等茶水凉了之后,用一端带橡皮囊的玻璃吸管吸茶水清洗鼻腔。
14.呕吐:
(1) 将炒好的盐用布包起来,放在胃腔部热熨。
(2) 在200毫升水中加入1小匙食盐,每次饮服少许。
(3) 在微温水中加少量盐饮用也可。
15.痔疮、肛裂:将1小匙食盐放入200毫升水中,充分搅拌后,早晨空腹服下,每日坚持,可收通便之功效。
16.胃痉挛:喝大量的盐水,吐出胃内全部食物,然后禁食1天,从第2天开始喝些米汤,食容易消化的流质,即可缓解。
17.胃酸过多(烧心):把芝麻、盐放入茶中服用。
18.胃弛缓症:将盐炒热盛于布袋,热敷胃腔部,能起到改善胃部血液循环、促进消化的作用。
19.便秘:食盐溶于水中,以不太咸为度,饮下即见效。
20.干霍乱(食物中毒)胸腹胀闷,上不得吐,下不得痢:食盐一匙,炒焦黄,冲开水温服,吐出黏涎即松解。
21.急性局部皮炎、皮肤红肿瘙痒:食盐泡水洗涤,涂敷。
22.接触生乌头、附子中毒,皮肤瘙痒发作:炒盐焦黄,开水冲化,涂抹患部数分钟,即止痒、消肿(食盐对植物碱有消毒、解毒之效)。如误食野菜中毒,可用盐汤内服;接触皮肤中毒,可用盐水洗涂。
23.小儿疝气,尿闭不通:食盐一撮,炒热,醋调涂脐中,其上以艾绒搓成黄豆大艾条,燃火灸之。
本文选自《佛门医学:绿色治疗、自然疗法与养生》
推荐
▼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