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家乡的野丹参红根子

作者:吴茂江 图;网络

在我家乡的山地里生长着一种野生草,其叶绿根红,当地人叫红根子或龙胖,它可食用,其味脆甜,是小孩最为喜爱的一种天然野味。

小时候,每当春季来到,由于学校放学早,老师又不布置家庭作业,一群小伙伴没事干,就相约到附近的山地里,以挖苦苦菜为主,顺便不是挖辣辣,就是挖红根子。红根子的主根有的长达四五寸,有的和吃饭筷子一样粗,但在地里生长的要比辣辣稀少,它出土叶子像豆荚叶,如果发现一株,大家争抢着去挖,挖的辣辣边挖边吃,可挖的红根子谁都舍不得吃,当夕阳落山该回家的时候,小伙伴便聚在一起,比赛看谁挖的红根子多,还要拿回家炫耀给大人看。

那时候只知道挖红根子,吃红根子,但对红根子的其他方面一无所知。长大了才明白,家乡人所说的红根子,正式学名叫小红根草,别名又叫:红根草、红地胆、关公须、红根子、落地红、根下红、关羽须、土活血、小活血、土丹参、野丹参等,它不但在我的家乡有,在全国各地都零星分布。

小红根草为唇形科植物黄埔鼠尾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药药材,利用它的药性和食疗性,会给人们养生保健、治疗疾病带来很多预想不到的作用。它具有清热解毒、抗肿瘤、抗凝血的药理作用。它可带根全草入药,在夏、秋季采收,除去杂质,洗净晒干后备用。用时与其它中药配合煎熬,用于急性扁桃体炎,咽喉肿痛,支气管炎,肺炎咳喘、肝炎胁痛、感冒发热、止血安胎、肠炎,腹泻、腹痛、吐血、胎漏、细菌性痢疾等。

现在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对生长在山地里的红根子不感兴趣,人们也渐渐地淡忘了它,而它还是默默无闻的生长在家乡的山地里。有一次回老家,偶然问路边一个吃麻辣片的少年吃过红根子没有,他回答不知道什么是红根子,我给他讲了小时候争抢挖红根子的事,少年不感兴趣的说,现在谁还吃哪玩意儿。是啊,我们哪个年代的人,抢挖红根子主要是品味充饥,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青少年连地头都没有上过,哪里还认识红根子?但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抢挖红根子是忘不了故事。

我国土地之大,国人之多,故事无奇不有。我曾看过一篇报道,某地有一个青年,利用闲暇时间,采集红根子的种子,引种到自家的田地里,经过驯化种植,买药材,几年致富了。我常想,家乡闲来无事的人,能否将打麻将、逛大街的时间也用来采集一些野丹参籽,在自家的田里种植一方做试验,作为药材开发,看能不能显示出它的应有价值?或许这也是一条致富的路子。

如果设想真能变成现实,那将是笔者此文的一个小小贡献。

作者简介:吴茂江(网名:天都山人),宁夏海原县人,曾供职于宁夏师范学院,从教四十年,现退休。出身理科,偏爱文学。

点击阅读吴茂江作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