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野外,最常见的,或许就是生长在房前屋后、田间地头以及路边的野草了,它们一丛丛地生长在那里,将农村装扮得绿意盎然,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些野草除了能养养眼之外,就一无是处了。

其实,你或许小瞧了它们,若是认真去了解这些野草,你会发现它们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价值,或是可以作为野菜食用,或是结的果实可以作为野果吃,甚至还可以用来治病救命。所以,可不能单纯地从外表来判断它们是否无用。

本期,我给大家分享一种野草,这野草在农村田边很常见,很多朋友肯定也见过,甚至很多小朋友还玩过它的果实呢,但却不知它根的价值很高,30元/斤,煲汤润肺又清心。

长得像韭菜的野草

这种野草单从外表上看,和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吃的一种蔬菜“韭菜”十分像,但你若是上手摸一下就会发现,它的叶片相较于韭菜来说,更加地硬实,这种野草就是“麦冬”。

相信很多朋友可能没听过这个名字,没事,且听我慢慢道来,或许你就能回忆起在哪里见过了。

麦冬是天门冬科沿阶草属草本植物,其原来的名字叫做“麦门冬”,这名字来源于“虋冬”,最早见于我国先秦著作《山海经—中山经》之条谷山:“其木多槐、桐,其草多芍药、虋冬”。

因此长得比较像韭菜,在民间也被称为“禹韭”,而关于“禹韭”这个名字,在我国民间也有一个传说:大禹治水成功后,就命令把剩余的粮食倒进河中,河中便长出了一种野草,即麦冬,人们称此野草为“禹余粮”。

麦冬的基本信息

天门冬科沿阶草属的草本植物在我国分布很广,几乎遍及全国各个地区,麦冬也不例外。

作为天门冬科沿阶草属的草本植物,它的适应性也是十分强的,在降雨充沛的气候条件5-30℃的地区均能正常生长,因此除了我国东北、内蒙和新疆等少数几个地区之外,全国其他地区均有分布,多生长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坡草丛阴湿处、林下或溪旁,尤其是水田这类农作物田边尤为常见,常常成片地生长。

麦冬的茎很短,叶基生成丛,禾叶状,长10-50厘米,少数更长些,宽1.5-3.5毫米,具3-7条脉,边缘具细锯齿。最为有特点的是它的果实,呈蓝色,亮晶晶的,犹如宝石一般。

麦冬的果期一般在每年的9月、10月,这时候正好是很多人秋游的时间,我相信很多带孩子出去玩的朋友,应该在孩子的鼓捣下见过麦冬的果实。

麦冬的价值

由于麦冬的适应性很强,又有常绿、耐荫、耐寒、耐旱、抗病虫害等多种优良性状,因此常作为绿化植物种植于公园、园林等地方。

其实,麦冬最主要的价值可不在绿化上哦,而是其药用价值。在我国第一部药物学著作《神农本草经》当中,麦冬就被列为养阴润肺的上品,而在之后的药学著作,如《本草衍义》、《本草备要》、《本草纲目》当中,均记载麦冬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

所以,麦冬历来就是我国传统的养阴润肺的中药材,而且还是名贵中药材。

麦冬入药的部位主要是它的块茎,将其从土里挖出来就能看到,长得有些像花生,只不过没有外壳,个头也比花生小很多。

麦冬的根不仅可作为药材食用,也是一种很好的煲汤食材,比如喜欢煲汤的老广,就将麦冬发挥到了极致,开发出了诸如麦冬猪骨汤、麦冬茯苓炖瘦肉、麦冬炖鸭汤、麦冬炖鸡汤等等一系列的养生汤品。

我以前去广东玩的时候,就在当地品尝过用麦冬煲出来的汤,还别说,不仅让煲出来的汤没啥荤腥味,喝起来还有一丝甜味儿,十分地好喝。

而且据当地人介绍,用麦冬煲汤喝,润肺又清心。

也是因为麦冬的药用价值很高,还是很好的煲汤食材,现如今不仅成为了很多农民朋友种植的一种高效经济作物,还成为了多种中成药及保健食品原料。

不过,麦冬虽然在农村地区十分常见,也有很多农民朋友在种植,但它的价格可不便宜哦,据我所了解,目前市面上所卖的麦冬,均价在30元/斤左右。

这么贵的价格,倒不是炒作的原因,而在于它的产量,麦冬一般亩产干麦冬150公斤左右,而想要让它有较好的药用价值,一般都得种植3年左右,这就使得它的整体产量一直不是很高,价格自然就有些贵了。

总而言之,麦冬可是一种十分有价值的植物,大家可不要再小瞧它了哦。那么各位朋友,你们认识麦冬吗?你用它的根来煲过汤吗?欢迎留言交流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