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虽然种类繁多,形态千差万别,但不管是什么食用菌,都是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个基本部分组成。接下来种图慧数小编带您一起了解食用菌菌丝体有哪些形态学特征。

什么叫菌丝体

菌丝为微小的丝状物,这些丝状物就叫菌丝。由无数分枝的菌丝组成的集体称菌丝体。

菌丝体是食用菌的营养器官,是食用菌的主体,其主要功能是分解基质并从基质中摄取水分、无机物和有机物质。

食用菌菌丝的构造

单根菌丝的细胞结构包含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一)初生菌丝体

担子菌担孢子萌发后,先形成没有隔膜的多核初生菌丝,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很快产生多个隔膜把菌丝分隔成许多个单核细胞。这种每个细胞只含有一个细胞核的菌丝体即为单核菌丝体,也称为初生菌丝体。

(二)次生苗丝体

初生菌丝体发育到一定阶段后,两个单核菌丝体很快结合,细胞原生质融合在一起进行质配核不配,以致菌丝中每个细胞均有两个细胞核,这种双核化的菌丝体也称次生菌丝体。次生菌丝体较初生茵丝体粗壮,分枝繁茂,生长速度快。

(三)三次菌丝体(三生菌丝体)

当二次菌丝体发育到一定的阶段,在适宜的条件下菌丝体互相扭结成团形成子实体原基,然后发育成子实体。这种已经组织化并有一定的排列和一定结构的双核菌丝体称为三次菌丝体或称为结实性菌丝体。

(四)基质菌丝和气生首丝

菌丝体在生长过程中一部分深入到培养基质内叫基质菌丝,另一部分生长在空气中叫气生菌丝。有些能产生无性孢子的食用菌其无性孢子大都在气生菌丝上形成。

(五)锁状联合

锁状联合是双核菌丝细胞分裂的一种特殊形式。在香菇、平菇、银耳、木耳等许多常见。食用菌中双核菌丝上的横膈膜处常产生一种特征性的侧生突起,即生在两个核间的壁上出现一个极短的小分枝形成一个钩状部分。然后两核之一移进了钩状部分,此时细胞中两个细胞核立即同时进行有丝分裂形成子核aabb。其中一个子核b留在钩状突起内又沿着突起转送到细胞的基部,另一个子核b则进入顶部。母核a分裂成aa后,其中一个子核a随新细胞生长方向移到顶端和一个b配在一起,另一个子核a则和另一个移来的子核b配合在一起。然后在细胞中间和钩状突起处分别各形成一个新隔膜。这样一个母细胞就形成了两个具有a、b核的双核(异核)子细胞。在两个细胞的隔膜处则残留下一个明显的突起,也就是锁状联合。

(六)菌丝形成的特殊结构

食用菌的菌丝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遇到了不良环境和将要繁殖时往往相互紧密地缠结在一起变态形成一些特殊的结构,常见的有菌丝束、菌索、菌核、菌根、菌膜等。

1.菌丝束。大量的菌丝平行地排列在一起组成白色、粗而略有些分枝的束状组织即为菌丝束。例如在双孢蘑菇的子实体基部的一些白色粗丝状物,这就是菌丝束,它能把基质菌丝中的养分和水分及时输送给子实体。

2.菌索。有些食用菌如蜜环菌的菌丝体常缠结成鞋带状或绳索状的结构,这种变态组织称为菌索。其颜色为白色、褐色或暗褐色,粗细长短不一,一般有分枝并彼此联结成网状或根状。菌索表面常角质化,在不良环境中能保持休眠状态,当条件适宜时可从生长点恢复生长发育到一定的阶段再形成子实体。

3.菌核。有些食用菌在生长过程中菌丝密集形成球型、块状或颗粒状的组织,即为菌核。苗核质地坚硬表面多凸凹不平,多为棕褐色至黑褐色,内部白色或粉红色,菌核内通常储有较多的养分。它是食用菌的休眠组织能抗御不良环境。当环境适宜时则可萌发成营养菌丝体。

4.菌膜。菌膜是由菌丝紧密交织而形成的一层膜。如香菇的栽培种或栽培块表面就有一层初期为白色、后期转为褐色的菌膜。在段木栽培的各种食用菌的老树皮的木质层上也常形成一层菌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