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
古诗里的今天(2024.08.09甲辰年七月初六)10
《七月六日夜雨》
南宋•陈普(1244-1315)
苍生一一共胞胎,日夜无端心上来。半月骄阳四更雨,豳风夏校梦初回。
【注释】
苍生:这里指草木丛生之处。这里指一切生灵。语出《书·益稷》。①《书·益稷》:“帝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生。”孔传:“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苍然生草木,言所及广远。”②《文选·史岑<出师颂>》:“苍生更始,朔风变律。”刘良注:“苍生,百姓也。”③唐·杜甫《行次昭陵》诗:“往者灾犹降,苍生喘未苏。”
一一:这里指完全。①《礼记·曲礼上》“二名不偏讳” 汉 郑玄 注:“偏,谓二名不一一讳也。” 孔颖达 疏:“谓两字作名,不一一讳之也。”②《西游记》第五七回:“向后再不敢行凶,一一受师父教诲。” ③鲁迅 《野草·好的故事》:“青天上面有无数美的人和美的事,我一一看见,一一知道。”
胞胎:这里指胞衣,常指娘胎。出自《参同契》。①《参同契》卷下:“若男生而伏,女偃其躯,禀乎胞胎,受气元初。”②晋·葛洪《抱朴子·释滞》:“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嘘吸,如在胞胎之中,则道成矣。”
日夜:白天黑夜;日日夜夜。①《周礼·夏官·挈壶氏》:“凡丧,县壶以代哭者,皆以水火守之,分以日夜。” ②唐 杜甫 《悲陈陶》诗:“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无端:这里指没有起点;没有终点。《管子·幼官》:“始乎无端,卒乎无穷;始乎无端,道也,卒乎无穷,德也。”《汉书·律历志上》:“圜而环之,令之肉倍好者,周旋无端,终而復始,无穷已也。” 唐 王昌龄 《大梁途中作》诗:“怏怏步长道,客行渺无端。” 清 黄宗羲 《与友人论学书》:“时而为和,谓之春;和升而温,谓之夏;温降而凉,谓之秋;凉升而寒,谓之冬;寒降而復为和。循环无端,所谓生生之为易也。”
心上:心里,心中。 宋 范仲淹 《御街行·秋日怀旧》词:“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迴避。”《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三:“ 行修 触着‘稠桑’二字,心上想道:‘莫不是 王老 就在此处?’” 清 李渔 《奈何天·分扰》:“各人自用兵机,且看谁人得胜。先入京师者,就做皇帝,你心上如何?”
半月:这里是指半个月。 ①唐 皮日休 《奉和鲁望白菊》诗:“已过重阳半月天,琅华千点照寒烟。”②《宋史·食货志上二》:“二税须於三限前半月毕输。”
骄阳:猛烈的阳光。① 唐 李白 《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诗:“骄阳何火赫,海水烁龙龟。”②《明史·王家屏传》:“今骄阳烁石,小民愁苦之声殷天震地,而独未彻九閽。”
四更:指晨一时至三时。① 唐 杜甫 《月》诗:“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 ②宋 陆游 《除夜雪》诗:“北风吹动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豳bīn风:是《诗经》十五国风之一。共七篇,为先秦时代豳地华夏族民歌。清 张英 《拟古田家诗》之二:“昔爱诵《豳风》,亦常歌《小雅》。”
夏校:学校在夏代称为校。出自《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古诗里的今天# #今日诗词鉴赏# #今日诗歌分享# #每日更新诗词##每天分享古诗# #分享古诗鉴赏# #每日诗句鉴赏# #好诗荐赏##夏日生活打卡季# #诗歌图释欣赏# #古诗词#
古诗里的今天(2024.08.09甲辰年七月初六)10
《七月六日夜雨》
南宋•陈普(1244-1315)
苍生一一共胞胎,日夜无端心上来。半月骄阳四更雨,豳风夏校梦初回。
【注释】
苍生:这里指草木丛生之处。这里指一切生灵。语出《书·益稷》。①《书·益稷》:“帝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生。”孔传:“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苍然生草木,言所及广远。”②《文选·史岑<出师颂>》:“苍生更始,朔风变律。”刘良注:“苍生,百姓也。”③唐·杜甫《行次昭陵》诗:“往者灾犹降,苍生喘未苏。”
一一:这里指完全。①《礼记·曲礼上》“二名不偏讳” 汉 郑玄 注:“偏,谓二名不一一讳也。” 孔颖达 疏:“谓两字作名,不一一讳之也。”②《西游记》第五七回:“向后再不敢行凶,一一受师父教诲。” ③鲁迅 《野草·好的故事》:“青天上面有无数美的人和美的事,我一一看见,一一知道。”
胞胎:这里指胞衣,常指娘胎。出自《参同契》。①《参同契》卷下:“若男生而伏,女偃其躯,禀乎胞胎,受气元初。”②晋·葛洪《抱朴子·释滞》:“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嘘吸,如在胞胎之中,则道成矣。”
日夜:白天黑夜;日日夜夜。①《周礼·夏官·挈壶氏》:“凡丧,县壶以代哭者,皆以水火守之,分以日夜。” ②唐 杜甫 《悲陈陶》诗:“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无端:这里指没有起点;没有终点。《管子·幼官》:“始乎无端,卒乎无穷;始乎无端,道也,卒乎无穷,德也。”《汉书·律历志上》:“圜而环之,令之肉倍好者,周旋无端,终而復始,无穷已也。” 唐 王昌龄 《大梁途中作》诗:“怏怏步长道,客行渺无端。” 清 黄宗羲 《与友人论学书》:“时而为和,谓之春;和升而温,谓之夏;温降而凉,谓之秋;凉升而寒,谓之冬;寒降而復为和。循环无端,所谓生生之为易也。”
心上:心里,心中。 宋 范仲淹 《御街行·秋日怀旧》词:“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迴避。”《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三:“ 行修 触着‘稠桑’二字,心上想道:‘莫不是 王老 就在此处?’” 清 李渔 《奈何天·分扰》:“各人自用兵机,且看谁人得胜。先入京师者,就做皇帝,你心上如何?”
半月:这里是指半个月。 ①唐 皮日休 《奉和鲁望白菊》诗:“已过重阳半月天,琅华千点照寒烟。”②《宋史·食货志上二》:“二税须於三限前半月毕输。”
骄阳:猛烈的阳光。① 唐 李白 《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诗:“骄阳何火赫,海水烁龙龟。”②《明史·王家屏传》:“今骄阳烁石,小民愁苦之声殷天震地,而独未彻九閽。”
四更:指晨一时至三时。① 唐 杜甫 《月》诗:“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 ②宋 陆游 《除夜雪》诗:“北风吹动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豳bīn风:是《诗经》十五国风之一。共七篇,为先秦时代豳地华夏族民歌。清 张英 《拟古田家诗》之二:“昔爱诵《豳风》,亦常歌《小雅》。”
夏校:学校在夏代称为校。出自《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古诗里的今天# #今日诗词鉴赏# #今日诗歌分享# #每日更新诗词##每天分享古诗# #分享古诗鉴赏# #每日诗句鉴赏# #好诗荐赏##夏日生活打卡季# #诗歌图释欣赏# #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