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个成语,日积月累!/
精彩故事
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父亲欧阳观是一个小吏。欧阳修四岁时,父亲就离开了人世,家中生活的重担全部落在欧阳修的母亲郑氏身上。眼看欧阳修就到上学的年龄了,母亲一心想让欧阳修读书,但家里十分穷,买不起纸笔。
一天她看到屋前的池塘边长着荻草,突发奇想,决定用荻草秆当笔,铺沙当纸,教欧阳修练字。欧阳修跟着母亲学习,在地上一笔一划地练习写字,反反复复练习,直到写对写工整为止,一丝不苟。
在母亲的教育下,年幼的欧阳修很快爱上了诗书。每天练字读书,积累越来越多,小小年纪就能过目成诵。欧阳修的父亲生前曾在道州、泰州做过小官,他关心民间疾苦,正直廉洁,深受百姓爱戴。
后来欧阳修做了官,母亲还经常把他父亲为官的事迹讲给他听。她对欧阳修说:你父亲做司法官的时候,常在夜间处理案件,对于涉及到平民百姓的案子,都十分慎重,反复地看。凡是能够从轻的,都从轻判处;而实在不能从轻的,也都深表同情。她还说:你父亲做官,廉洁奉公,不谋私利,还经常接济别人,喜欢交结宾朋。他的俸禄虽然不多,却能毫不吝啬帮助他人。他常常说不要把金钱变成累赘。所以他去世后,没有留下一间房,也没有留下一垄地。
她还告诫儿子说:奉养父母不一定要十分丰盛,重要的是孝心。自己的财物虽然不能布施到穷人身上,但一定是心存仁义。我没有能力教导你,只要你能记住你父亲的教诲,我就放心了。
母亲的这些语重心长的教诲,深深地印在欧阳修脑海里。
———— / END / ————
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信息来源《柳州晚报》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