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哪里看出欧阳修很勤奋?#
欧阳修自幼便展现出了勤奋好学的品质。他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但母亲郑氏非常重视对他的教育。虽然家里穷买不起笔墨纸砚,郑氏就用池塘边长的荻草秆当笔,铺沙当纸,教欧阳修写字,这便是“画荻教子”的千古美谈。在母亲的教导下,欧阳修从小就懂事知礼,勤奋苦读。他经常诵读古人的篇章,并努力学习写诗。

稍微长大一些后,欧阳修面临家无书读的困境,但他没有放弃学习。他会到闾里士人家中去借书阅读,有时甚至还会抄录下来。常常是抄录尚未完成,他就已经能够背诵所抄的内容了。他对读书的热爱达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昼夜都专注于读书,惟读书是务。这种自幼就展现出的勤奋和专注,为他日后的学术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欧阳修充分利用一切时间进行读书写作。他曾说自己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即“马上”“枕上”“厕上”。无论是行走、休息还是日常琐事之时,他都尽可能地不虚度、不荒废光阴,努力思考和创作。这种惜时好学的治学精神,使他能够不断积累知识,学问日益精进。


欧阳修的勤奋为他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尊重,也为后人树立了杰出的榜样。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条件多么艰难,只要拥有勤奋刻苦的精神,坚持不懈地努力,就能够在学业和事业上取得成功。他的成就不仅仅是文学和史学上的硕果,更是一种激励后人不断追求知识、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