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红糯因其独特的口感和保健功效,是一种颇受欢迎的食材,特别是在水乡一带,枣红糯米粽、枣红糯米水更成了餐桌上的常客。但枣红糯是怎么长成的?可能很多市民并不太清楚。在我镇掌洲岛就有一片枣红糯稻田,目前稻谷长势良好,很快将迎来丰收的美景。
走进我镇掌洲岛的东侧,伴随着阵阵谷香,一片泛金黄的枣红糯稻田映入眼帘。记者在现场看到,50亩的枣红糯长势良好,禾秆都挂上了饱满的谷穗,且大部分呈金黄色。农户叶伯正在田间忙碌着,为接下来的收割做好准备。
据悉,枣红糯被人们誉为水乡瑰宝。“广东三宝”的陈皮、咸榄、禾秆草中的“禾秆草”就是枣红糯的禾秆。在上世纪改革开放之前,枣红糯因其独特的保健功效,成为东莞水乡片及周边多个镇区田头的“宠儿”。但随着时代的推移,且枣红糯的亩产量较普通稻谷少,种植的人越来越少了。
农户叶伯从今年8月开始承租该处种植枣红糯,经过三个月的悉心打理,终于盼来了丰收的季节。叶伯说,平时每到下午和傍晚,很多人会来掌洲岛游玩,现在他的稻田也成了家庭观光、科普的打卡地之一,这也无形中提升了枣红糯的经济效益。(谭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