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五谷香,玉米收割忙。枣林村朱民世的地里十分热闹,一排排“平躺”在地上的秸秆被放在行走式铡草压捆机上,轰轰隆隆的响声中,一大片的玉米秸秆就被收拾殆尽,变成一捆捆方方正正的草墩子。
在永胜农民专业合作社,满满的3座青贮窖映入眼前,一台秸秆粉碎机正在作业,铲车将粉碎的草料转运到窖中。负责人朱胜利表示,玉米秸秆可作为牲畜的饲草料,用秸秆混合精饲料喂牛羊,不容易压沫,牲畜长得快,还可大大降低养殖成本,经济效益较好,今年已经装满了3个青贮窖。
近年来,锦屏镇坚持把农作物秸秆饲料化高效利用作为推动草畜产业提质增效、消除火灾隐患、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鼓励引导群众通过秸秆打捆离田的方式提高秸秆利用率,让田间地头堆放的秸秆变成牛羊的“主粮”,从源头上杜绝了秸秆堆积现象,实现了生态与经济效益双丰收。“玉米秸秆经过发酵后,保留了玉米穗和秸秆的营养成分,粗纤维含量高,木质素、半纤维素、硅酸盐含量高,相比小麦秸秆,更适合喂养肉牛。”朱海萍说,“今年我已经打包了10000多包草料,大概有八九百吨。”
自今年入秋以来,锦屏镇早部署、早动员、早启动,抢抓天气晴好有利时机,全力开展玉米秸秆转化利用工作,对全镇13200亩玉米分片负责、任务包干,设立转化点4个,累计投入机械1135台(次),完成玉米秸秆青贮及转化9300亩,贮存草料4.1万多吨。
下一步,锦屏镇将坚持把玉米秸秆高效利用作为推动红牛产业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抢抓时机,主动作为,做到“清零、清表、清理”,形成“田种玉米、秸秆回收、农户增收”的循环农业发展格局,将秸秆变废为宝,成为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助农增收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