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的传统美食真不少。光面点美食就有二十余种。
上次去仁和楼拍摄素材,看到包装好的粯子粥,听装的,顿时觉得大家还是很有商业头脑的。我从闺蜜处看到一罐,喝了之后觉得还是有那么一点意思在里面的。
除了这个,还有黄桥烧饼,包好后发到高速服务区,人家买的时候就拿出来放烤箱里烤好。想着法子能将乡情带出去,随时回味。
可问题就在于,食物制作本身是讲究的,泰兴人也是如此,举例子来说:
夏天米饭太干,泰兴的巧妇们想方设法调动家人的食欲,茄饼便粉墨登场了。
怕麻烦的在小区外面就能买到。
韭菜虾米加肥四瘦六的猪肉夹在茄片中,裹上面糊下锅炸成金黄色,起锅便食,焦脆的外皮柔软的内陷,鲜美不腻
糯米面不易消化,泰兴人包汤圆的时候是要加点面粉的,汤圆分甜咸口味,甜的是豆沙和芝麻,豆沙是要去皮的,加熟猪油,慢火熬制;芝麻炒熟磨碎加白砂糖,急火快炒。我婆婆就是自己炒芝麻,后来我用料理机给她把芝麻打碎,她顿时觉得工作量大大减轻了。
咸的馅是要用肉渣加青菜的,青菜剁碎挤出水分这个步骤必不可少,肉渣是肥肉熬油的产物。感觉咱泰兴人正儿八经弄个馅儿也是费时间的。
所以,便捷包装的,好像总少了点感觉。
近日看到婆婆又开始着手做荞麦扁团,也是很讲究,第一反应竟然是包装起来售卖。婆
婆直接拒绝了,这个不方便。
说到又,其实之前做过一两次,在她建议我尝试一个之后,我突然不排斥了,当然,那
个时候是荠菜扁团,人气还是颇高的。正是她破了我从不吃这个面点的魔咒。
想来我从小是不爱吃扁团的,印象中的荞麦扁团灰不溜秋还扁扁的,感觉吃一口就噎着了。由于小
时候的这种错觉,一直很多年不吃这个。
结果,也是很多年没人做这个了!
没想到这个不起眼的面点,竟然做起来也是很费劲儿的,难怪现在很多人家不做这个,嫌麻烦。有的早餐店也有,我总觉得颜色是不是淡了些,面粉定是加了不少的!
我这次把整个过程都拍了,我们一起看看。
据说现在荞麦粉还是挺贵的,我不曾留意过,婆婆这次能做成多亏姑姑送的荞麦粉,看图。
褐色的一大袋。婆婆很会统筹安排时间:先把馅儿弄起来,锅里熬着肉渣,香味飘满厨房,开着小火。
听食物烹饪过程中的声音,也是一种享受。
这个档儿,她开始洗青菜,将青菜先挤出水分,用的是纱布,
将青菜切碎后,与熬好的肉渣一起翻炒起来。
馅儿准备好了,揉面真是一个大工程。我觉得没有点力气是万万不行的。
我们看视频。
真的都是扁的!这样就好了,放在冰箱冷藏或冷冻。
最近家里早餐都是直接粯子粥里面煮上扁团。
灰不溜秋感
其实这个时间吃个还是挺不错的。
我基本吃一个就饱了。
真的很顶饿的,而且荤素搭配,营养还挺好。
婆婆一般做一次都要给姑姑姑父送过去,自己这边留一点吃。
虽说现在山珍海味美味珍馐到处都是,但五谷杂粮是必不可少的,虽不是买的现成的,但花时间为亲人做上一顿泰兴面点,也是实实在在的心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