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县民间故事 • 荞麦的传说

蔚县民间故事 • 荞麦的传说

大明万历年间,坡上地,十年九旱,剩下一年水罐。河川地,时常被洪水淹。蔚县民间流传着“卖豆腐挣下河湾地,整天浆里来水里去。”的顺口溜。

相传,有一年,蔚县刚刚遭了灾,老百姓吃了上顿愁下顿,好不容易摘过年啦,却又遇上了大旱天。眨眼过了小暑,老天爷还是滴雨不下,地里啥庄稼也种不进去,人们心里干难耐,没办法。

于是,大伙便合计着要结伴出口外,走西口去逃荒度日。可是,人们还没顾上动身哩,一下子来了好些孩子女人,她们肩上挎着一个黑布口袋,手里拄着一根红不红,绿不绿的木头棍子,在咱蔚县沿门逐户的乞讨要饭。见此情景,人们不禁唉声叹气地说:“天年的过,走到哪都一样,生死由天,富贵在命,好出门不如赖在家,听天由命吧。”

人们打消了逃荒度日的念头,可成天价要吃要喝哩,又来了那么多的孩子女人,总不能让她们饿死吧?尽管家家户户都挺紧困,但是不管她们走到谁家,人们都要多少给口吃的喝的。问她们是从哪里来的,都说是大柳树底下乔家大院的。奇怪的是,她们吃完喝罢,一不言谢,二不客气,摸摸嘴,掉头就走。边走边自言自语:“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辰不到。”听了这话,大伙虽然心里都不高兴,但没人和孩子女人计较。

一天,二天过去了,第三天,突然阴云密布,紧接着就下了三天三夜的大雨。看着天上哗哗的大雨,老百姓仰天长叹只跺脚,心里话,都大暑呀,再下上三天的雨也是梁山的军师无用!正当人们坐在家里咳声叹气的时候,只见那些孩子女人,泥里来,雨里去,纷纷往人们家里跑,都以为是来避雨啦,所以人们见了就往家里让。这回她们既不要吃的,也不要喝的,站在堂门口急急忙忙从黑布口袋里,给倒一碗黑乎乎的籽种说:“红梗绿叶开白花,三块黑瓦养胖娃,大暑雨后种下它,充饥度荒千万家。”人们得知是籽种,能度荒,就赶紧往地里种,庄稼长上来啦,红红的杆绿绿的叶,白白的花落了,黑乎乎的籽结了好些,老百姓获得了大丰收,平平安安地度过了灾荒之年。可谁也不知道这庄稼叫个啥,为了感激那些孩子女人,就给它取名叫“荞麦”,还在吉家庄镇南面建了村庄方便她们歇脚,后来有人居住了就取名南吉家庄。

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