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旅行笔记(3)-威宁草海+奢香小镇

图文:董朝朝

书接上回:毕节旅行笔记(2)-阿西里西大草原

*威宁草海,一去一个不吱声 *

第二站,我们准备去看威宁草海,威宁草海在赫章县隔壁的威宁县,是贵州最大的淡水湖泊,问了度娘,它是这么介绍的:

威宁草海水域面积46.5平方公里。是一个完整、典型的高原湿地生态系统,是黑颈鹤等228种鸟类的重要越冬地和迁徙中转站。草海是贵州最大的高原天然淡水湖泊、中国Ⅰ级重要湿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世界十大观鸟基地,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旅游胜地。

我在网上查到的别人拍的图片都挺美的,听说它的鸟类资源和水草资源都很丰富,所以我想象中它应该像泸沽湖一样,水面清澈见底,水中飘着传说中的水性杨花......尽管兄长一再说那里没什么看头,我还是坚持要去。

这次我们有两车人同行,其中有两位女老师曾在威宁读过中专,既然在威宁呆过,想必对那里是比较熟悉的吧,所以我对当日的行程还是很期待的,路上两位老师给我们介绍威宁,说那里海拔比赫章高很多,在2000米以上,所以相对更冷,紫外线更强,夏季平均气温20度左右。威宁的人一年四季就没穿过短袖,夏天也会穿长袖。

我们10点左右出发,不到两小时到达威宁,先随便吃了一个饭,然后就去看草海,十几分钟就到了海边,感觉远远的望不见水,于是司机说让我们环湖一圈,好家伙,环了一圈,差不多50公里,用时一小时,结果一点水也没看着,沿路倒是种了一片片的万寿菊,可这也没啥看头啊。

在差不多环完一圈的时候,我们终于看到了一个游船码头,还有工作人员,想必这里便是进入草海的入口吧,便走过去询问,谁知那几个工作人员说草海目前是不对外开放的,关闭了。那两位女老师说以前他们知道有小路走下去,很快就到草海了,待我们随之前往,却发现沧海桑田,几十年过去了,水域面积越来越少,并不象以前一样一下去就是水,有水的地方,还在更远处。

我们不甘心,又找到一条小路走下去,终于,我们看到了大面积的草,一直往里面走,走了一会快到水边了,已经全是沼泽,再深入就有陷下去的危险,只好放弃。

所以,威宁之行,只看到了草,没看到海,还是挺遗憾的。但旅行不就是这样么,有惊喜,也有遗憾,我们出来感受着的各种意想不到,才形成了人生中别具滋味的一段回忆。

附上几张威宁街头随拍,虽然只是在街头一隅匆匆走过,并没做过多停留,但整体上感觉很有上个世纪的气息,相对古朴。

我们停车的一个不知名小区

满大街是女贞树,正值开花季节。

路边的大姐正在清洗这种菜,看起来应该是小芥菜吧,她告诉我这是洗了做酸菜的,煮出来的汤就是解腻的酸汤,这种做法,和我家乡倒是如出一辙。


这里盛产洋芋,到处都是卖土豆的,或烤或蒸或烧或煮,人们手里一人拿一个比拳头还大的洋芋,就算主食了,就着牛羊肉,再喝一口酸汤,就是一餐了。

回到家发现,人还晒黑了一截,哈,这里果然紫外线强烈,前两天去阿西里西大草原都没事,来威宁一天居然晒得黑得不要不要的。

PS:后来查了一下资料,威宁的旅游资源其实也还挺丰富,听说有一个不收门票的百草坪,景色和阿西里西差不多,下次可以参考。威宁的特色小吃是威宁小粑粑,威宁火腿,荞酥,炒荞饭。




- 奢香古镇 -

2023年,凤凰传奇的《奢香夫人》特别火,霸榜很久,我当时一直在想,奢香夫人到底是谁,怎么这么火?来到贵州才知道,原来歌词中写的这些地方都是毕节的呀:

落脚河上面崖对崖

威宁草海荞花盛开

你来过年华被传说

百里杜鹃不凋落

乌蒙山连着山外山

月光洒下了响水滩

......

这首歌曲由著名音乐人‌张超创作,以毕节美景为背景,通过描绘毕节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讲述了奢香夫人的故事,你看,歌中所讲的落脚河(毕节大方县),威宁草海(毕节威宁县),百里杜鹃(毕节大方县),乌蒙山(毕节),响水滩(毕节)......妥妥一首毕节推广歌曲啊,其实这首歌早在2009年凤凰传奇就推出了,但一直没什么名气,谁知2023年亚运会期间此歌被选用,便突然翻红了,这泼天的富贵终于也泼到了毕节头上,奢香夫人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所以,我们去了毕节的大方县,离赫章约2小时,在这里可以了解奢香夫人的相关传奇。

大方的第一站是奢香古镇。奢香古镇并不是原本就有的传统古镇,它是在2016年由恒大集团结对帮扶大方县时而建,整个古镇分为安置区、商业区和公建配套区三大区域,核心文旅商业区域从南至北由旅游观光道紧密环接约2.3公里,景色错落有致。

上面是安置房,下面是商业街。

商业街的建筑基本都是彝族特色,拍拍照还是可以的,但没什么其它好玩的。我们去的时候,人很少,我碰到的游人不超过10个,所以相对来说,在拥挤的暑期,这样游玩也还是很惬意的。

我们在这个奢香酒店吃了午餐,价格还行吧,没有特别贵。


商业街小卖部的东西价格也还算公道,没有像其它景区那样涨价,他们说卖给小区居民就是这个价。

小镇里有一个人工打造的梯田花海还挺好看,估计花开的时候应该更漂亮,

据说底部原来是有水的,现在水干了,所以稍色不少,但拍照还是比较出片的。


奢香古镇视频:

视频加载中...


玩了一小时左右,我们便离开此地前往宣慰府。


-宣慰府-

在逛宣慰府前,有必要好好了解一下奢香夫人。

奢香夫人是一位明代彝族的女政治家,她原名舍兹,是元末川南彝族土司(今存四川古蔺奢王府遗址)彝族部落的公主,自幼聪明能干,好学深思,明洪武八年(1375年),奢香与贵州宣慰使、水西彝族默部首领霭翠和亲结为夫妇,人称奢香夫人。

蔼翠的祖先从陕西南下入蜀,后由蜀入滇,传至陇赞·霭翠时,正是元明朝交替时期。早在宋朝末年,霭翠家族以鸭池河为界,分贵州为水东、水西两部分。陇赞·霭翠家族世居大方,称为水西家。

奢香婚后成为霭翠的贤内助,经常辅佐丈夫处理宣慰司的政事。在与丈夫共同生活的过程中,奢香逐步增长了摄政理事的政治才能,以贤能闻名水西各部,受到族人爱戴,被尊称为“苴慕”(君长)。22岁时其丈夫霭翠去世,奢香代掌水西宣慰司事,她在位期间,开驿道、平靖边乱,为加强彝汉人民的团结、密切西南地区与中央政府的关系作出了贡献。奢香夫人还把彝族文字从神秘中解放出来,打破了传统禁忌的坚冰,使彝文成规模地出现在金石等载体上,使用范围也逐渐扩大

而接下来我们要去的宣慰府,便是贵州宣慰使霭翠和奢香夫人及其后裔处理政务的官府。据史料记载,蜀汉时期,水西彝族土司济济火因助力诸葛亮南征有功,被封为“罗甸王”,宣慰府便称为罗甸王府。至明朝时,始称贵州宣慰府。历代水西宣慰使在这里处理政务。

明朝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慕俄格古城和贵州宣慰府毁于战火。现在的宣慰府,是2008年根据彝族百科全书《西南彝志》记载恢复重建,成为贵州迄今为止建筑规模最大的彝族仿古建筑,听说在2010年的时候,大方县融资2400万元,以贵州宣慰府为实景基地拍摄了30集大型电视连续剧《奢香夫人》,由宁静出演奢香夫人,看来有空得找来这部剧看一看。

入口处的牌坊,全是彝文,也看不懂什么意思。

进门就是一个清澈浩荡的大湖,然而这么美的湖,居然叫罗施塘(资料上有些说叫螺丝塘),叫塘感觉有点小气啊

这个湖很大,连绵数百米,本有一条木栈道可行至对面,奈何从中间段已陷至水中,已禁止入内。

沿湖原本也修有栈道,但半数都已没入水中,也没有要修葺有迹像,基本无法行人,真是可惜。

我们开玩笑地说:许是贵州旅游资源太多了,这些没那么出名的地方,基本都无心打理了,这要是在中山有这么个景点,还不得斥巨资保护得好好的?

桥上的兽头很是有趣,据说是石虎头,但我觉得看起来更像猪,每个兽头的朝向角度皆有不同。

桥的另一头便是宣慰府


这里的门票20元一张,游人很少,无需预约,广东身份证可免票,当我掏出身份证,工作人员立即放行,那种感觉真爽。


整个宣慰府背靠云龙山,面临螺蛳塘,坐东北向西南,主体建筑为“一场八院九层”,采用中轴对称的布局,平面俯瞰两头小,中间大,如同虎头的抽象造型,寓意虎跃龙腾。九层衙门依势向上逐渐递进,巍峨庄严,青瓦红檐,回廊转梯,雕窗飘帜,其雄伟气派,尽在眼前。

第一层殿 彝文名为 “更苴栋谷”,为贵州宣慰府正殿,是首席摩魁更苴主持迎宾和庆典司仪及其君长检阅兵马时的议事场所,相当于现在的警务室接待室和临时事务厅。

第二层殿 “恩奥栋谷”,即为吏部,负责官员的挑选、考察,任免、升降、封勋等,相当于现在的组织人事部门。


在我们前面,刚好有一位大哥带他的亲戚来此游玩,这位大哥是当地的彝族人,应该是很熟悉宣慰府的相关历史,他说他还曾参与过《奢香夫人》的拍摄。听大哥一路讲解,我们学到了不少知识。大哥说贵州的彝族图腾是龙、虎以及杜鹃鸟,听说我是四川的,还特意告诉我四川彝族的图腾是鹰。

第三层殿“菲柯栋谷”,意为刑部,功能为掌管政法事务,其职能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


这是个什么物件,看上去像是有四个吸管,难道是聚会的时候用来喝酒的?


此鼓名为鸣冤鼓,鼓上的“龙虎图腾”代表着古彝文化,对龙虎象征的天地、阴阳等的崇拜,这倒是印证了前面那位大哥所说图腾之事了。

第四层殿-够葛栋谷,意为工部,功能为掌管工匠、工程,屯田,水利,交通等事务,其职能相当于现在的建设、水利、交通部门

大哥无比自豪地说:我们大方县的特产就是豆干,漆器,你看这些装饰品,很多都是大方漆器......不得不说,确实很精美,是与汉族完全不一样的风格。

第五层殿-拜项栋谷,意为户部,功能为掌管土地、户籍、货币、各种赋税、财政收支等事务,其职能相当于现在的农业、财政部门

第六层殿 “姆骂栋谷”,兵部,负责士兵操练,军械制造和保管,发布军令、领兵作战等,相当于现在的军事机关.



处处可见龙虎图腾

第七层殿 “更兹栋谷”,意为门下省,主要官员议事场所并负责接待贵宾等,相当于现在的省政府办公厅。二至七殿均面宽36米,九开间,单檐歇山顶,龙吻虎脊。


正殿坐塌的孔雀,是彝族女子美貌、智慧的化身

第八层殿 “吉略栋谷”,意为王殿,共两层,一层为历代罗甸王及宣慰使处理政务和接见十二宗亲、四十八部首领的地方,二层为寝殿是历代罗甸王及宣慰使休息的地方。八层为正殿,其左右都有月门通道。

王殿整个感觉就是威严雄伟,不失王者风范,遥想奢香夫人当年就是坐在这高高的位置上,接见下面的一众土司,那场面,何其壮观啊。

第九层殿 “布摩栋谷”,意为礼部,共两层,第一层为文化、教育、宗教、历史研究的场所,也是文娱表演场地;第二层为祭祀厅堂,是供奉彝族祖先灵位和祭奠的地方,其职能相当于现在的文化教育、社科研究、历史研究等部门以及文艺演出场地

这是虎吗?我怎么觉得更像独角兽......


此壁上饰有九条龙故而叫做九龙壁,彝族大哥说你看这些龙都是没有爪子的,代表地方政权。咦,竟还有如此说法......不过细看这些龙的造型,和汉族传统的龙造型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这些龙看起来更凶恶一些。

细观之下,这礼部还比王殿似乎更华丽一些,不愧是设宴歌舞接见外宾的地方。

在九层殿之间还有八个院落,建有东西配庑16间,悬山顶,正面廊道。前二层至五层,每层递进高度2.5米,到第六层因顺应地势只有1.5米。所以,第七、八层,也就是门下省和王殿同在一个标高上了。

所有建筑装饰造型都有其一定的讲究和寓意。额枋造型为牛角斗拱,上刻龙纹图,斜撑上有“虎跃鹿奔”等半圆雕,坎窗上的窗棂为几何图形镶框的“龙腾虎跃”穿花纹图。水西彝族崇龙尚虎,自称“老鲁波”,意为“龙虎之帮”。所有的图案图形,无不体现“龙虎文化”的特色。



宣慰府视频:

视频加载中...


另外,宣慰府是在慕俄格古城里的,除了宣慰府,附近还有奢香博物馆和奢香夫人墓,但由于同行人还有其它事,我们没有再去参观,但就宣慰府一游,已对奢香夫人生平了解不少, 同时也对水西彝族的民俗文化有了一定了解。

欲知后事,请收看下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