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祥云县祥城镇:打造集体经济新引擎 激活稳定增收新动能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祥城镇以推进“两个革命”开展“学做”活动为抓手,把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抓基层打基础、管当前利长远的大事来抓,通过下移重心、抓企促村,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统筹发展、引领发展、推动发展、服务发展的能力,补齐村级集体经济短板,促使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持续发展。截至2021年年底,全镇34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全部突破5万元以上,其中10万元以上的村有9个,城南社区、禾荞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0万元以上。

因时而动,落实三项举措抓推进。祥城镇党委牢牢抓住省、州、县重视支持的政策机遇,根据县级行动计划制定实施集体经济三年行动计划,坚持高位推动,每年初召开专题会议对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情况进行总结,对下一年发展计划做安排,确保各村问题清、思路清;建立乡镇领导干部包联责任制,由班子成员带头到各自挂钩的村进行调研指导,与村组共同研究制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措施和思路,确保措施见效、收入提升。同时,坚持考评促动,将村级发展壮大村集体收入工作成效纳入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建述职、绩效考核范围,优先推荐评先评优、推荐提名各级“两代表一委员”;坚持典型带动,选树推广城西社区和芮家村等5个样板村(社区)的成熟经验,组织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参加观摩评比,在相互交流学习中找差距、教方法、提意见,各村(社区)比学赶超的氛围日益浓厚。

因势利导,完善四个机制强保障。建立领导挂包督导机制,由镇领导班子成员挂包村(社区)进行督促和指导,制定方案和措施,明确步骤,定期调研并向党委会反馈,确保村集体经济稳步提升;完善资产从严监管机制,注重发挥镇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镇项目办、农经站以及村监委会作用,有效避免集体资产流失和盲目投资风险;健全镇村结对帮扶机制,统筹安排镇属站所职工根据职能职责与村(社区)结对子,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建设能力持续提升机制,选优配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依托每年村干部培训,组织开展实地教学、现场示范,村(社区)“两委”干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能力素质得到持续稳步提升。

因地制宜,探索五种模式促增收。培育“循环开发”模式,根据村情实际配置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合理开发现有集体资源,生产销售一体开发,稳定增加村集体收入。走出“筑巢引凤”模式,充分利用交通区位优势建设仓库、商铺等物业资产,对外发包获得租赁收入,祥城镇城南社区建设开发占地500多平方米的门市、商铺25间,村集体年均收入突破30万元大关,褚家营社区开发商铺面积800平方米,村集体年均收入20万元;培植“集约生财”模式,整合土地资源引进农业产业化项目,通过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增加村集体收入;探索“腾笼换鸟”模式,采取拍卖、出租、入股、有偿转让等办法,盘活改造闲置土地、废弃村址(校舍、厂房)等存量资产,实现集体资产合理流动、提质增效;闯出“合作经营”模式,通过组建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招商引资引进项目,借助外力实现增收,祥城镇箐中村、象鼻庄村、存德村通过入股投资祥云县干部教育培训中心项目,村集体年创收4万元。(记者 郑义 通讯员 杨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