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正当时!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生产绘就金秋好丰景
国内多地农作物喜获丰收,农民们忙着抢收粮食,贵州梯田里水稻金黄饱满,山西高原上荞麦籽粒累累,新疆田野里番茄红似火,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地方,感受丰收喜悦
贵州长顺:梯田水稻迎来丰收季
贵州省黔南州长顺县,层层叠叠梯田如同大地指纹,绵延于群山之间,金黄稻浪微风中轻轻摇曳,散发出阵阵稻香,这里十余万亩水稻已经成熟,正值收获黄金时节
长顺县中塘村梯田里,一派繁忙景象,村民们抓住晴好天气,争分夺秒地收割水稻,割稻机田间来回穿梭,发出轰隆隆声响,机器割下稻杆整齐地倒田里,露出饱满稻穗

村民老李告诉记者:"以前全靠人工收割,累得腰酸背痛,效率提高不少,一台割稻机一天能收割50亩地,比十几个壮劳力还厉害,
几位老人正用传统镰刀收割零星稻株,他们动作娴熟,弯腰割稻、捆扎稻把,虽然机器效率高,但总有一些边边角角稻子需要人工收割,不能浪费一粒粮食
田间地头摆放着几台脱粒机,收割下来稻子送进脱粒机,不一会儿就分离出金黄稻谷,村民小王笑着说:"以前脱粒要用牛拉石磙,现机器一转,稻谷就哗啦啦地流出来,
中塘村修建一条机耕道,让大型农机能够进入梯田,村支书介绍:"以前山高路陡,大型机械进不来,现有机耕道,收割机、脱粒机都能开进田里,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
长顺县综合农业机械化率已经接近60%,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表示:"我们积极推广新型农机具,组织农机手培训,让先进农业机械山区梯田里发挥作用,机械化不仅提高效率,还吸引年轻人回乡务农,
尽管机械化程度提高,但一些地形复杂小块田里,农民们仍然使用传统方式收割,只见他们弯着腰,一把把割下稻子,但他们脸上洋溢着丰收喜悦
收割后稻草也不会浪费,村民们将稻草捆扎成捆,运到村里牛羊圈,"这些稻草是上好饲料,"一位村民解释道,"冬天牛羊就靠它们过冬,
长顺县水稻收割面积已经超过50%,县农业部门预计,今年全县水稻产量有望创下新高,农民们干劲十足,力争把每一粒稻谷都收入囊中
山西朔州:荞麦飘香 机械化收割忙
从贵州群山峻岭转向山西高原沟壑,我们来到朔州市平鲁区,这里7万余亩红山荞麦迎来收获季,层层梯田上,荞麦花早已凋谢,取而代之是一片片深褐色荞麦籽
阻虎乡大干沟村荞麦地里,收割机正紧张作业,驾驶员老张熟练地操控着机器,荞麦茎秆被割倒,籽粒被分离出来,直接装进跟随运输车,"以前收荞麦全靠人工,又割又打又筛,忙活好几天,机器一天能收几十亩,又快又干净,"老张笑着说
荞麦收割机每小时能收割1.5亩左右,相当于30个劳动力工作量,机械化作业不仅提高效率,还减少收获损失,据农技人员介绍,机械收割能将损失率控制5%以内,而人工收割损失率往往达到10%以上
几辆大卡车排队等候,卡车司机小李说:"这些荞麦直接运到加工厂,加工成荞麦面、荞麦茶等产品,现供不应求,厂里催得紧呢,
平鲁区大力发展荞麦产业,区农业局工作人员介绍:"我们引进优质荞麦品种,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现荞麦亩产从180斤提高到200斤以上,品质也更好,
荞麦不仅产量提高,价格也很可观,种植户老王算一笔账:"现荞麦每斤能卖到3元多,一亩地产200斤,除去成本能赚400多元,比种玉米强多,
走进村里荞麦加工厂,一袋袋荞麦粉从生产线上下来,厂长介绍:"我们厂一年能加工5000吨荞麦,生产荞麦粉、荞麦茶远销全国各地,今年订单比去年还多,产品供不应求,
荞麦产业发展带动当地农民增收,村支书高兴地说:"以前村里人觉得种荞麦没出息,年轻人都外出打工,种荞麦能挣钱,加工厂能就业,不少年轻人回来,
从田间到餐桌,荞麦产业链形成让更多人受益,一位返乡创业年轻人开家荞麦主题餐厅,他说:"我们用本地荞麦面做各种特色美食,生意特别好,游客们都说,吃咱们荞麦才知道什么是真正香,
平鲁区荞麦收割正如火如荼,当地政府表示,将继续扶持荞麦产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荞麦成为农民增收"金疙瘩"
新疆阜康:番茄飘红 智能化采收显身手
从山西高原再往西,我们来到新疆阜康市,这里2.5万亩番茄地里,一派红火景象,火红番茄挂满枝头,采收机穿梭其间,将成熟果实收入"囊中"
一片番茄地里,一台造型独特采收机正作业,只见机器缓缓前进,将番茄藤蔓轻轻抬起,成熟番茄被采摘下来,通过传送带进入分选系统
"这是最新型智能番茄采收机,"操作手小李介绍,"它能自动识别番茄成熟度,只采摘红色成熟番茄,防止把生或烂摘下来,一天能采收60到80亩,相当于120个人工作量,
采收机不仅效率高,还很"细心",通过高清摄像头和人工智能算法,它能准确识别番茄颜色和形状,确保只采摘品质**果实,这大大提高番茄品质和商品率
几位农民正采摘机器无法触及角落里番茄,虽然机器很先进,但总有一些地方需要人工补采,不能浪费任何一个番茄
采收下来番茄被装上卡车,直接运往附近加工厂,加工厂负责人介绍:"我们番茄酱远销国内外,质量好、口感佳,特别受欢迎,今年订单比去年增加30%,我们加班加点赶制呢,
阜康市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引导农民种植加工番茄,市农业局工作人员说:"我们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实现从育苗到采收全程机械化,现每亩番茄能产9吨左右,农民每亩能收入4500元,
种植户老王对记者说:"以前种棉花,收入还不稳定,现种番茄有公司订单,价格有保障,收入比种棉花高多,今年光番茄就让我赚十几万,
番茄产业发展也带动相关产业,已经形成育苗、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链,一位返乡创业大学生开家番茄制品公司,生产番茄酱、番茄汁等产品,他说:"我们利用当地优质番茄,开发一系列特色产品,下一步准备研发番茄复合果汁,打入高端市场,
随着番茄产业发展,阜康乡村面貌也悄然改变,宽阔柏油路直通田间地头,现代化滴灌设备遍布田野,农民房子一年比一年气派,老王感慨道:"种番茄不仅让我们腰包鼓,还让我们生活越来越红火,
阜康番茄采收已经进入尾声,田野上机器轰鸣,一派繁忙景象,丰收喜悦写每个人脸上,红彤彤番茄承载着他们对美好生活期待
从贵州梯田到山西高原,再到新疆沃土,丰收景象处处可见,现代化农业机械应用,让农民劳动更加轻松高效,产业链延伸和完善,让农产品价值得到更好体现,党和政府政策引导下,农业正向着更高质量、更高效益方向发展
这些丰收画面不仅反映我国农业进步,更展现乡村振兴美好前景,相信科技助力和农民辛勤劳作下,我们田野将会年年丰收,农村将会越来越美好
欢迎大家评论区分享你家乡丰收景象,或者谈谈对现代农业发展看法,让我们一起为丰收喝彩,为农民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