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库伦旗:荞见“智慧” 让农业生产插上科技翅膀

盛夏时节,骄阳似火,来到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马家洼子村燕麦荞麦种植基地,新型北斗导航无人驾驶农机按照设定的路线匀速行驶,精准播种,一粒粒苦荞种子被洒在沃野田畴间,等待着它发芽、开花、结果……

“新型北斗导航无人驾驶农机配有北斗导航系统,可按照要求设定播种量和密度,在土地匀速行驶,匀速下种,保持播量、播深一致,促进苗齐、苗全和苗壮,有利于田间管理。”库伦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刘伟春主任说。

新型北斗导航无人驾驶农机匀速行驶作业。包国良摄

今年,库伦旗政府与京东农业科技共同打造全国首例荞麦行业全链路数字化项目。种植基地安装有摄像头,建立了田间气象站、病虫监测仪器,对荞麦从种植到收获的生长情况、机械作业开展情况、物资投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实施监测。不管在哪里,拿出手机,就可以查看田间形势、作物生长情况,进行及时管理。

从2008年开始,库伦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与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合作引进几个苦荞品种进行试验种植并取得成功。目前为止,已经筛选出蒙1012-8、西农9909、通苦荞系列的通苦1、通苦2等适应库伦当地种植的六七个苦荞品种。为利用苦荞种植优势,去年10月份,马家洼子村还成立内蒙古马家洼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公司+基地+工厂+网络销售”一条龙模式。自成立以来,销售额达140万元,集体经济增收近30万元。

田间气象站对土壤温度、湿度、降雨量等情况实施监测。包国良摄

库伦旗是“中国荞麦之乡”,每年的荞麦产量大概占全国产量的四分之一,是北方甜荞种植区、国际上公认的优质种植区。荞麦是夏季种植作物,在春季墒情比较好的情况下,农民往往会选择种植效益高产量的作物,因此荞麦的种植面积逐渐缩小。针对这种情况,2019年,在中国科学院驻库伦科技帮扶工作组和通辽市农牧科学研究所支持下,库伦旗引进了荞麦高效复种技术模式。清明之前种植燕麦草,6月下旬收燕麦草,7月10日前完成荞麦种植,苦荞在6月25日左右种植,甜荞是在7月10日前种植,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收割荞麦。此复种技术达到一地两用,一年两茬种植,提高土地利用率。

该复种技术模式,既起到了降低土壤风蚀的作用,同时解决当地养殖端优质饲草缺乏的问题,使得荞麦种植面积稳定、达到了规模化、标准化种植。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新技术、新业态的叠加推进。库伦旗正通过物联网、数字化等现代科技赋能,依靠科技的力量,加快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进程,让农业生产插上科技翅膀,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王星、张静)

来源:通辽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