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企业中国2021年增收不增利,方便面“拖后腿”

近日,统一企业中国(0220.HK)发布2021年业绩公告,2021年其营收为252.3亿元,同比增长10.8%,但净利润同比下降7.7%。

统一企业中国表示,应占溢利同比下滑,主要受上年同期一次性收益、大宗原物料价格上涨等综合影响。细看之后不难发现,方便面业务或是“拖后腿”主力

面对螺蛳粉、红油面皮等网红方便食品对传统方便面的替代,近两年,公司也尝试发展了汤达人、茄皇、藤娇等细分产品,积极拓展高端袋煮面、自热产品等新赛道,老牌速食品牌巨头能否成功挤占新赛道?

营收创新高 利润却下跌

根据统一企业中国的2021年业绩公告,公司2021年收入创历史新高。

就具体业务而言,统一企业中国的食品业务营收95.2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

方便面业务2021年营收90.07亿元,主要品牌的品牌力得到大幅提升。“汤达人”过去五年收益复合增长率维持双位数增长,统一茄皇2021年收入同比实现倍数增长。

在饮品业务,统一企业中国营收147.3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7.3%。其中茶饮料2021年营收62.7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5.2%;果汁事业营收共计22.1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0.6%;奶茶业务2021年营收57.4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3.3%,继续稳居市场领导地位。其中,“统一金桔柠檬”2021年营收呈倍数成长,“统一鲜橙多”“海之言”“统一阿萨姆奶茶”2021年收益呈双位数成长

虽然食品业务营收保持增长,但方便面业务营收相比2020年的90.550亿元,减少了4780万元,这直接导致公司食品分部盈利减少了七成以上

同样面临类似困境的,还有另一个老牌速食品牌巨头康师傅。2021年1~6月,康师傅控股(0322.HK)营收同比增长7.47%,毛利率同比下跌2.38%,净利润同比大跌14.50%;康师傅方便面收益为127.22亿,同比衰退14.67%,预计2021年全年仍延续这一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方便面行业一直处于下滑的状态。尼尔森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方便面行业整体销量下滑了7.7%,销售额下滑了7.3%。暨南大学教授陈创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近年来,随着中国外卖行业的蓬勃发展,势必挤占速食食品的市场空间,方便面企业的市场需求和利润下滑是一个必然趋势。

从外部原因来看,外卖、自热食品等正在抢占市场空间,预制菜等也分流了部分消费者。但从业内的应对举措来看,方便面企业想要整体改善盈利能力,仍需通过产品结构调整来完成。

高端袋煮面和早餐产品稳住增长局面

面对外部网红速食新品牌和内部营收增长的困境,老牌巨头统一、康师傅、今麦郎等都开始在近两年研发和推广迎合Z世代的产品。

从统一企业中国2021年的业绩公告来看,这样的尝试正在为食品业务营收增长提供不小的助力。

旗下“汤达人”过去五年收益复合增长率维持双位数增长,2021年推出的“极味馆”系列,在高端袋煮面市场迅速抢占一席之地。“开小灶”也持续受到市场肯定,其中,早餐场景产品“馄饨系列”一上市就供不应求,在去年“双11”期间成为天猫平台馄饨类NO.1品牌,也是最具潜力的增长级产品。

如何做大基本盘、跑好新赛道?在这份业绩公告中,或许能找到答案。

统一企业中国的业绩公告显示,集团研发中心深耕十余项核心技术项目,累计授权专利已达124项。比如快速复水及成型加工技术成功应用于“开小灶”馄饨,此外还有茶叶精焙持香工艺应用于茶饮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实现了国货“复新”的白象,拥有有效专利106项,通过自主研发、联合攻关等改进生产工艺,成功让白象汤好喝、大辣娇南昌拌粉、0脂荞麦挂面等多款产品登上抖音爆款榜、天猫榜单,迅速在方便速食品类中占领高地。

搜索淘宝、京东平台的方便速食品类,可以明显看到,单从销量来看,康师傅、统一、白象等传统方便面企业,仍旧占据了主流方便面市场的90%。开拓年轻市场、推出高端品牌是目前老牌速食巨头们的主流选择,虽然在细分品类赛道,老品牌对新型方便食品还不具备垄断性的优势,但通过加大研发创新、长期深耕技术专利,未来在新赛道跑得更远的,可能还是会有“老家伙”的一席之地。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方便面行业作为传统行业,想在接下来的比拼中获胜,既需要靠创新产品和产品升级走高端化路线来维持市场份额与毛利空间,还需要靠提升供应链效率和营销水平来降低成本,巩固市场地位和提升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