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小伙子自制荞麦包,春节假期每天能卖1000袋
俗话说,第一个用鲜花形容美女的是天才,第二个就是庸才。世事贵在早。能把不见高雅之堂的荞麦,制作成老少皆宜的香饽饽,在这行里也可算是“天才”。90后小伙子刘凯,就是一位爱脑筋的人。
刘凯出生于1997年,老家来自河南,三年前来到浙江打工。一个偶然机会,他发现澎化食品,口感香脆、酥甜,很惹孩子们的喜爱,而且经济实惠,于是尝试着做一做。
他与同村的大兵一起琢磨着用谷物、薯类、豆类为主要原料,通过焙烤、油炸、微波、挤压等方式,做成有酥松度的膨化食品。
但几年下来,效果都不理想,有的酥松度控制不好,有时口感又把握不准,换了好几种品种都没赚到钱。
这几年他俩还远到河北邢台等地求教,买来有关制作澎化食品的书籍研究,2016年他把澎化机作了改良,用荞麦为主要原料制作成荞麦包,得到了人们的喜欢。
不仅在食品原料上做了大胆的尝试,在风味、形状上都作了改进,现在制作的荞麦包有6个品种10多种形状。
由于荞麦包外形精巧,营养丰富,酥脆香美,因此也成为当地独具一格的食品。
春节假期,他加班加点,每天可销1000多包,每包10块,利润可观。
他不仅在浙江塘栖古镇开了一家实体店,也在淘宝上开起了虚拟店面,线上线下同时开工。
问起今后的打算,俩人不约而同地说,把生意扩大,把产品做精,多条腿生财,既卖食品,也卖机器,还卖技术,只要有人愿学,他们会给予技术、设备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