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一种思路,玉米除了原粮销售外还有更高的附加值
关注渔人草舍,聚焦现代农业。
关于玉米
玉米是禾本科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苞谷、苞米棒子、玉蜀黍、珍珠米等。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是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广泛分布于美国、中国、巴西等国家。

玉米具有很强的耐旱性、耐寒性、耐贫瘠性以及极好的环境适应性。玉米的营养价值较高,是优良的粮食作物。作为中国的高产粮食作物,玉米是畜牧业、养殖业、水产养殖业等的重要饲料来源,也是食品、医疗卫生、轻工业、化工业等的不可或缺的原料之一。由于玉米资源极为丰富、廉价且易于获得,它们还具有许多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肿瘤、降血糖、提高免疫力和抑菌杀菌等,其具有广阔的开发及应用前景。
2018年8月,财政部、农业农村部、银保监会印发通知,将玉米作物制种纳入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险费补贴目录。

玉米的物理特性
玉米的物理性状由粒色、粒形、种皮光泽、粒长、粒宽、百粒重、粒径、籽粒均匀程度和硬实率等指标组成。
玉米籽粒颜色包括种皮、糊粉层(富含蛋白质,也被称为蛋白质层)以及胚乳三部分。在大多数情况下,玉米成熟籽粒胚乳的颜色是黄色或白色,种皮和糊粉层没有颜色,呈透明状。根据玉米籽粒的颜色不同,玉米有黄玉米、白玉米和混合玉米三种。
根据玉米籽粒形态、硬度及不同用途,玉米分为普通玉米(硬粒型、中间型、马齿型、硬偏马型、马偏硬型)和特种玉米(高赖氨酸玉米、高油玉米、甜玉米、爆裂玉米、糯玉米)两种。
玉米形状和大小因品种不同有所不同,一般玉米长8-12mm,宽7-10mm,厚3-7mm,如果玉米颗粒之间差异太大,会使玉米在加工过程中难以清洗和破碎。

玉米的种类
玉米的品种类型很多,按用途分,有粮用、饲用品种、菜用品种(包括糯质型、甜质型、玉米笋型)、加工品种(甜玉米、玉米笋)、爆粒型品种(爆米花专用品种)等。
玉米主要价值
营养价值
玉米属禾木科植物五蜀黍,玉米籽粒由胚乳、胚、皮、尖端等组成,其含量分别为82%、12%、5%、1%。玉米胚是种子的胚乳,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每100g中含脂肪4.6g以上、蛋白质8.2g、碳水化合物70.6g以上、粗纤维1.3g以上、钙17mg以上、铁2.0mg以上、磷21mg以上、尼克酸2.4mg以上、核黄素0.14mg以上。淀粉主要存在于胚乳中,胚内含有大量的油脂和灰分。
玉米中的维生素含量非常高,是稻米、小麦的5-10倍,在所有主食中,玉米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是最高的。玉米中含有的核黄素等高营养物质,对人体是十分有益的。
特种玉米的营养价值要高于普通玉米,鲜玉米的水分、活性物、维生素等各种营养成分也比老玉米高很多。

药用价值
据《本草纲目》记载:玉蜀黍种出西土,甘平无毒,能调中开胃。玉米的花粉、胚芽中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和玉米黄酮,经常食用玉米制品可延缓人体衰老,增强人的体力和耐力。玉米果糖浆能防止牙龈出血,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具有辅助功效。将玉米变性淀粉涂于人体烧伤处可使患处不产生疤痕。玉米淀粉还是良好的生产青霉素的培养基。氧化后的玉米右旋糖制成的山梨醇膏,可用于制备抗坏血酸片剂。玉米还有美容瘦身的作用。与大豆、小麦相比,玉米的脂肪、蛋白质含量较低,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因而玉米制品越来越受到健身以及减肥人士的青睐。
我国的玉米生产和库存情况
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玉米生产国和消费国,境内玉米布局较为集中,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地区。2018年,中国玉米总产量为25717.4万吨,其中排名前5的省份有4个位于东北和华北地区,分别是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东、河南。五省总产量为14440.7万吨,占全国玉米总产量的56%。




目前我国的玉米、水稻、小麦三大谷物自给率保持在98%以上。国内粮食供需总体宽松,库存充裕,粮食储备已经大大超过世界粮农组织规定的17%至18%的安全警戒线。我国用全球10%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生产的粮食,养活了全球近20%的人口。过去几千年长期困扰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已经成功解决,逐步实现了由“吃不饱”向“吃得饱”,进而追求“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

我国粮食够吃为什么还要进口
中国从2002年4月份开始,玉米、小麦和大米实行出口零税率政策,提高了我国粮食品种的出口竞争力。根据中美达成的协议,中国加入WTO,中国将在五年内将农产品关税降至14.5%-15%,开放小麦、玉米等农产品进口,实施“关税比例配额制”。2019年,我国小麦进口关税配额量为963.6万吨,玉米720万吨,大米532万吨。有关部门还应加强粮食进出口的监测和管理,严厉打击走私,规范市场秩序,防止过度进口对国内粮食产业造成危害。

当前我国粮食供给已经由总量不足转为结构性矛盾,结构性短缺已经成为当前影响国家粮食安全的突出问题,需要通过进口来调剂余缺。一方面品种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谷物虽然保持较高自给水平,稻谷连续多年产大于需,口粮在数量上已经得到保障,但是玉米已连续两年出现产需缺口,大豆自给率不足20%;另一方面城乡居民粮食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对优质粮食需求持续增加,而国内优质粮食供给不足。如小麦是我国居民的主要口粮,国产小麦以中低筋品种为主,蛋白质含量较低,制作高端面包所需要的高筋小麦国内供应不足,需要通过进口来解决。
粮食贸易是保障粮食安全必不可少的条件,我们不可能把粮食安全完全寄托在粮食贸易上,关键还是要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基础上,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满足国内日益升级和消费需求。

传统的原粮销售
传统的玉米从采收、晾晒、入库,很多的农民朋友甚至不入库就直接开始销售,大部分农民的玉米销售不经过二次加工直接卖原粮,通常是以下的渠道:
1.联系当地的植物油厂、饲料厂等粮油加工厂,销售或兑换成品或代加工;
2.销售给当地的粮食经销商,有的经销商会直接上门拉货;
3.在合作社的帮助下挂在大宗的农产品交易网上平台销售。
以上几个渠道是最传统的原粮交易,并不能增加原粮的附加值,改变不了它仍然是原粮的属性,无论是哪个渠道销售,价格自然还是原粮的价格。近几年玉米收购价格的低迷,导致很多农民撂下土地而去打工,很多地方土地出现荒芜。

改变原粮属性,赋予玉米新的价值
除了原粮的销售,在不增加太大成本、工艺不复杂的情况下,有没有其他办法来提升玉米的附加价值呢?
如果善于观察市场,实际我们能够找到很多既能改变玉米属性,又能增加附加值的机会。
1.青贮玉米
青贮玉米是按收获物和用途来进行划分的玉米三大类型(籽粒玉米、青贮玉米、鲜食玉米)之一;是指在适宜收获期内收获包括果穗在内的地上全部绿色植株,并经切碎、加工,并适宜用青贮发酵的方法来制作青贮饲料以饲喂牛、羊等为主的草食牲畜的一种玉米。它与一般普通(籽粒)玉米相比具有生物产量高,纤维品质好,持绿性好、干物质和水分含量适宜用厌氧发酵的方法进行封闭青贮的特点。

专用的青贮玉米
选择专用的玉米品种可获得较高的产量。普通的籽实用玉米用于青贮产量较低。一般在中等地力条件下,专用青贮玉米品种亩产鲜秸秆可达4.5~6.3吨。而普通籽实用玉米却只有2.5~3.5吨。种植2~3亩青贮玉米即可解决一头高产奶牛全年的青粗饲料供应。
大面积青贮玉米地都采用机械收获。有单垅收割机械,也有同时收割6条垅的机械。随收割随切短随装入拖车当中,拖车装满后运回青贮窖装填入窖。小面积青贮饲料地可用人工收割,把整棵的玉米秸秆运回青贮窖附近后,切短装填入窖。
种植青贮玉米,需要与当地的饲料公司有订单合约,不能盲目种植。
2.鲜食玉米
鲜玉米剥粒冷藏,餐馆、居家都可以用,也可以整穗冷藏反季节销售。



玉米的脂肪、蛋白质含量较低,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因而玉米制品越来越受到健身以及减肥人士的青睐。
3.爆裂玉米
爆米花专用玉米就是爆裂玉米,爆裂玉米的颗粒比较小,籽粒几乎全为角质淀粉,质地坚硬,它的子粒含水量适当时加热,可以爆裂成大于原体积几十倍的爆米花,因此常被用来加工爆米花, 爆裂玉米成为一种制作爆米花的专用玉米品种。爆裂玉米比普通的玉米小,但是结构更加紧实,坚硬透明,遇高温有较大的膨爆性。

爆玉米花原料有两种类型:一种为棱形.一种为球形。棱形玉米多为庭院种植、产量较低;球形玉米产量较高,膨爆性好,适于大田生产,在商业上广泛应用。

优质爆裂玉米籽粒膨爆率达99%。籽粒太湿(合水量为16%-20%)或大干(8%-10%)、不能很好地充分膨爆。公认的标准是籽粒含水量13.5%-14.0%最为适宜。膨爆时爆炸声清脆响亮,爆花系数大、爆出的玉米花花絮洁白、膨松多孔。
改变产品的属性实际上没有增加太多的成本,只是品种的选择需要把握好,产品属性改变,附加价值对比普通的原粮马上就上来了。
二次加工销售
营养专家经常推荐多吃杂粮,多吃“全谷”类食物,这两年很多地方流行起了喝玉米粥、吃窝窝头,保留了玉米天然的营养成分。所谓多吃“全谷”,就是把完整的谷粒脱壳后直接食用。不经过“精磨”处理,能保存粮食中天生含有的所有养分。全谷类食物对健康有诸多优点,其中之一就是维生素含量高。








无论是改变商品的属性还是做简单加工,只是对原粮做了一点点改变,并没有增加太多的成本,但收益上就会发生很大的改变。销售的范围就扩大了,消费群体也会增加,并能借助互联网的电商平台,增加不菲的收益。
生活中善于观察,揣摩消费者的需求变化,玉米的衍生品可以有很多的变化,也可以变成很多美食,现代人的生活观念发生了变化,我们适时跟上这种变化就好了。

对玉米的收益还停留在原粮的销售上?试试上述的方法,换一种思路,改变原粮的属性,对原粮做简单的加工,充分利用电商平台,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关注渔人草舍,聚焦现代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