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坚持1食与3饮,轻轻松松稳定血糖
糖尿病管理,实质上是一场自我挑战的旅程,其成效不仅仅依赖于规律的药物服用与严格的饮食控制,更在于糖友个人的生活习惯这一隐形舵手。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的作息、适量的运动、积极的心态以及科学的压力管理,都是稳定血糖、提升生活质量的宝贵钥匙。反之,熬夜、久坐不动、情绪波动大等不良习惯,则可能成为血糖波动的幕后推手。因此,糖尿病管理不仅是对饮食和药物的把控,更是一场对生活方式的深度优化与自我重塑。每一位糖友都应意识到,自律的生活习惯,才是长期抗糖路上最坚实的盟友。今天给糖友说说这方面的事。
先改掉3个坏习惯
坏习惯一:淀粉类食物吃得太多
别看淀粉类食物平时挺低调的,其实对血糖的影响可大了。有人觉得,只要不碰甜食,血糖就能乖乖听话。但事实可不是这样,淀粉里的碳水化合物转眼就能变成糖分,让血糖嗖嗖往上涨。
所以,糖尿病患者得跟米饭、面食这些高淀粉食物保持距离,多跟糙米、全麦面包这些低升糖指数的食物拉拉手。它们能让糖分慢慢释放,血糖也就稳稳当当了。
坏习惯二:油炸食品是心头好
油炸食品金黄酥脆,看着就让人流口水,但其实是高油脂、高热量的“代言人”。长期吃不仅会让体重飙升,还会让血糖跟着捣乱,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所以,糖友还得跟油炸食品说声拜拜,多跟蒸、煮、炖这些健康的烹饪方式打交道。
坏习惯三:甜蜜蜜的食物离不开
蛋糕、糖果、甜饮料……这些甜食里的添加糖可不少,吃下去血糖就噌噌往上涨。糖尿病患者可得严格控制甜食的摄入量,或者找些健康的替代品来解解馋,比如含糖量低的水果或者代糖做的甜品。
1食与3饮助控糖
1食——富含谷蛋白的食物
谷蛋白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可是个宝,对糖尿病患者具有以下好处:
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谷蛋白能够帮助糖尿病患者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这是控制血糖的关键。
促进血糖稳定:谷蛋白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减少血糖波动。这对于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肾病和视网膜病变等,具有重要意义。
提供饱腹感:谷蛋白还能带来满满的饱腹感,减少糖尿病患者对食物的渴望。这有助于避免因饥饿而过量进食导致的血糖波动,从而有利于血糖的长期控制。
富含重要营养素:谷蛋白丰富的食物,如燕麦等,不仅糖分低,还富含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抗氧化物等。这些营养素对于维持糖尿病患者的整体健康非常重要,如膳食纤维有助于改善肠道健康,B族维生素参与能量代谢等。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谷蛋白对糖尿病患者有益,但并非所有含有谷蛋白的食物都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的富含谷蛋白的食物有以下几种:
燕麦(燕麦中的β-葡聚糖具有降低血糖和胆固醇的作用,对糖尿病患者十分有益);
藜麦(具有抗氧化、抗炎等作用,对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健康具有保护作用);
荞麦(每100克荞麦面中约含有9.3克谷蛋白。此外,荞麦中还含有丰富的亚油酸和脂肪油酸,对降低血脂有一定的帮助);
糙米(膳食纤维有助于延缓餐后血糖的升高,减轻胰岛素分泌的负担);黑米(花青素等抗氧化物质对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健康也有益处);
豆类(豆类食品中的谷蛋白含量相当丰富)。
除了上述提到的谷物外,还有许多其他谷物也含有一定量的谷蛋白,如小米、红薯、玉米等。这些食物在日常饮食中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人体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
不过,对于患有乳糜泻或非乳糜泻谷蛋白过敏症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应避免摄入谷蛋白,因为食用谷蛋白会引起肠道内壁炎症,影响肠道吸收食物的方式,从而增加血糖控制的难度。这类患者应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无谷蛋白食物来满足营养需求。

3饮——三种茶
玉米须茶、青钱柳茶、桑叶茶,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可是控糖助手。
玉米须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和皂甙等成分可以促进胰岛素分泌,提高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帮助降低血糖水平。
青钱柳茶被认为具有一定的降血糖效果。其含有的原生降糖因子链,主要由无机营养成分和有机营养成分组成,可以有效地调节人体糖代谢,帮助降低血糖水平。
桑叶茶中的生物碱成分具有分解糖分、刺激胰岛素分泌的作用,可以起到辅助降低血糖的效果。
玉米须茶、青钱柳茶、桑叶茶对糖尿病患者均有一定的好处。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茶饮并不能替代药物治疗。糖尿病患者在饮用这些茶饮的同时,还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规范的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