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简介

大麦:大麦属、草本科、禾谷类作物

大麦,别名牟麦、饭麦、赤膊麦,与小麦的营养成分近似,但纤维素含量略高。大麦也是我国主要种植物之一。珍珠麦(圆形大麦米)是经研磨除去外壳和麸皮层的大麦粒,加入汤内煮食,见于世界各地。大麦麦秆柔软,多用作牲畜铺草,也大量用作粗饲料。中国的大麦现多产于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

大麦的用途

大麦也普遍用于主食,用来做汤,以补充植物蛋白质,偶尔也被磨成面粉。用于食品的大麦大部分是珍珠大麦(大麦米)或大麦粉。生产珍珠大麦需要经过精加工,以去除麦粒的皮和部分糠麸。大麦粉是加工珍珠大麦时的副产品,在美国主要用于婴儿食品和其它特殊食品。在非洲北部和亚洲部分地区,大麦被广泛用于制作面包和麦片粥。

除了传统的两棱和六棱大麦之外,无壳大麦也已被开发用于食品生产,在对其进行加工之前,只需要进行少量的清理工作。大麦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它的纤维和抗氧化成分含量很高,脂肪含量很低,而且不含胆固醇。目前,很多关于大麦对健康的潜在益处方面的研究都在进行。关于大麦可以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研究已取得初步研究成果,但还需要进一步考证。

通过上述可以看到,大麦的用途非常广泛,像酿造啤酒相信很多人都耳熟能详,但是在饲料领域的应用很少有人知晓背后的技术知识。本期让我们跟随大麦、小麦遗传育种专家 刁艳玲,一起学习大麦的青草饲喂肉鹅技术。

省妇联、省农科院联合推出农业实用技术系列小视频。参加小视频制作的专家均为省农科院的科技工作者,他们有的是国家科技部科技创新人才、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有的是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省级领军人才、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有的是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他们多次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是我省顶尖的优秀农业科学家,他们用心用力用情,将在简短小视频中呈上最实用的技术快餐。

本期嘉宾

刁艳玲:1965年3月出生。享受研究员待遇的高级农艺师,大麦、小麦遗传育种专家,大麦研究室主任。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哈尔滨综合试验站站长。

1988年毕业以来一直从事大麦与小麦作物遗传育种和品种改良的研究工作。致力于麦类种质创新与新品种选育,在实践中积累丰富的经验,于2002年开创了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麦遗传育种研究领域,成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麦育种第一人。2008年成立独立专业的大麦创新与遗传育种研究室。创建我院大麦育种学科,2013年成为院级学科带头人。并提出大麦多元化创新思路,不仅培育出适应我国北方地区种植的优质啤酒大麦新品种,而且开创性培育出食用青稞品种及粮草双高的饲用品种。30年来,专心致志,全心投入,成果丰硕。主持国家和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与课题8项,参加10余项。主持选育了小麦新品种克丰8、10号、克旱19、20和大麦新品种龙啤麦1、2、3、4号等8个新品种,参加选育了以小麦新品种克旱10号、新克旱9号、克丰6号、龙辐麦12号、克春10号等为代表的品种34个。获得厅市级以上奖励14项。主笔合作在《黑龙江农业科学》《核农学报》《中国作物学报》《麦类作物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获得专利2项,申请新品种权保护2项,合作制定 “大麦品种根腐病鉴定技术规程” 行业标准1项。

联系方式

- end -

来源 | 省妇联发展部

审核 | 吴琼

责编 | 靖喻

编辑 | 岳心如 晨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