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现在随着越来越多的萌新入剧坑,但是苦于不知道哪里了解开票信息、怎么抢票快速、在哪里抢票,导致最后看着空空如也的座位哀嚎,看着海鲜平台的黄牛猖狂而毫无办法。我,作为一个入舞剧坑不久以及有着前Kpl抢票经验的萌新,浅浅将自己的经验总结一下,希望同好们不要走弯路。

1、如何了解开票信息?

关注各剧院公众号!!以我为例,我在南京,所以我关注的公众号有江苏演艺、江苏大剧院、南京保利大剧院、石小梅昆曲工作室、江苏省昆剧院。当时南京红楼梦开售的信息最早就是由江苏大剧院公众号发布的,所以关注剧院公众号信息尤为重要。剧院公众号信息一般为第一手信息。

微博关注各舞剧bot或者加入一些剧群微博、小红书、微信群会有舞剧bot、博主专门整理各舞剧信息、汇总整理,关注他们也能及时了解到剧的相关信息。他们起到的是传达公众号信息、汇总整理的作用,还是很方便大家的。

2、如何购票?

一般公众号发布开售信息后会告知在哪里抢票。一般而言抢票有这么几个平台:剧院公众号/小程序、剧院app、第三方购票平台(如大麦)。下面我将依次总结各个平台的优缺点。

①剧院公众号/小程序:

优点:出问题可以直接跟剧院方沟通,订单的钱也是直接到剧院手里的,不会经过第三方平台。此类平台一般凭借取票码/二维码取票。在今年南京红楼梦的售票中,剧院公众号是比大麦提前一小时出售的,如果不知道这个信息,只是蹲守大麦买票的话,等到开票点就会发现,票已经都空了。

缺点:由今日我朋友跟我讲述,如果遇到不负责任的主办方,钱款很有可能回不来了。此外,这次在我抢杭州场只此青绿的时候,发现由于通过小程序抢票流程上最后需要输入联系人和手机号,就注定这个速度比不过大麦(我去海鲜平台转了一圈发现前排中轴号的截图基本是通过大麦购买)。

②剧院app:

剧院app,例如江苏大剧院app,保利大剧院app。通过app方式我感觉不如小程序,app感觉普遍容易出现崩溃情况。我一般不用这种方式。

③第三方购票平台(如大麦):

平时接触最多的就是大麦了,我先列举一下缺点吧,也正是这些缺点让我今年没有打算用大麦抢票。

缺点1:与客服沟通麻烦。这点主要是当初疫情时体现的尤为明显。去年疫情时,很多人因为封封控等原因需要退票。如果在大麦买票沟通流程是购票人→大麦→剧院,但是你在剧院公众号买票,沟通流程就是购票人→剧院,这个麻烦程度显而易见。而且由于大麦客服给我一种很AI的感觉,所以我对此印象很不好。

缺点2:取票麻烦。虽然很多演出在大麦购票是可以二维码取票的,这样你在转票的时候可以直接给对方二维码或者账号,这样对方就可以取你的票进场。但是!不排除有一些特殊情况。我去年就遇到了一个比较离谱的情况。去年我通过大麦购买了南京12.12场的《记忆深处》,这一场的票是我朋友购买的,购票信息填写的是她的身份证,由于当天特殊情况她就离开南京了。这一场次的票通过大麦显示只能身份证取票,不能通过二维码或者其他方式取票。所以她不得不专门跑一趟江苏大剧院把票取出来给我。我觉得离谱的点在于,12号的场次只能通过身份证取票,13号的场次可以二维码取票,我就不是很理解大麦这种操作。

优点的话,是这次在杭州场《只此青绿》,大麦的速度比剧院小程序快。详见①处缺点。

3、如何快速抢票?

如果是大麦这种第三方平台抢的话,好像没啥需要注意的,大家都知道流程。

如果是剧院公众号抢票的话,我觉得最好的方法是:提前选择一个演出选择座位直到订单确认界面,确保该绑定的绑定,需要输入的内容都准备好,提前演练一下,这样在最后抢需要的那场演出的时候心里有个底。

最好多找几个朋友帮忙一起抢票!订单是可以先锁定不付款的,可以跟朋友沟通决定需不需要这个位置,如果不需要就放掉。

最后最后,如果实在想看一部剧却发现没有票的话,再蹲蹲看,演出开始前会有一些人因为有事情无法去观看。最后让我们说一句,别学张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