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麦能酿酒

19.中国大麦能酿酒
看官,那朱梅却又改变了什么让同行不仅啧啧称奇而且受益匪浅?
朱梅的探索和努力改变了全世界啤酒行业的一个权威理论:“中国产大麦不能酿造优质啤酒”。
据《本草纲目》记载:“大麦味甘、性平、有去食疗胀、消积进食、平胃止渴、消暑除热、益气调中、宽胸大气、补虚劣、壮血脉、益颜色、实五脏、化谷食之功。”据现代科研表明:大麦含有人体所需的17种微量元素,19种以上氨基酸,富含多种维生素及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和膳食纤维。权威理论曾经宣称过:世界上优质啤酒使用的原料大麦基本是“洋大麦”:澳大利亚占世界啤麦总出口量40%;加拿大每年生产啤麦约1100万吨,其中90%供出口,出口量约占世界啤麦总出口量的27%。把话扯到眼前的世界举两个数字你就明白“洋大麦”的地位之重要了:2002年“世界第一啤酒大国”中国进口洋大麦236.8万吨,占全球“洋大麦”进口的一半以上,而澳大利亚啤麦价格那年从140美元/吨上升到245美元/吨,上涨了近一倍!
20世纪30年代的烟台啤酒厂,啤酒生产突飞猛进:每年的大麦需求量超过了300多万斤!
以往烟台所用进口大麦,都是在国外辗转海参崴上车,铁路运到大连后再装船运到烟台。但1931年日寇发动“九.一八事变”后,海参崴至大连的铁路运输已经不保险了。1931年的最后一批40吨进口大麦,是几经周折由海参崴装船到上海,然后再避开日寇盘查辗转到烟台登陆的:盘算下来最后那批大麦的运费远远超过了大麦价!
怎么办?只有使用中国产的大麦:当时江苏的连云港地区和河南部分地区,山东的泰安、招远、牟平等地都有大麦种植。但是当时洋技师不同意:“这样的中国大麦不能用于酿造啤酒!如若非用不可,造成问题我概不负责!”烟台啤酒厂的包袱便越越背大了。
朱梅来到烟台啤酒厂后,没有信那个邪:“为什么我们中国的大麦不能酿造出好啤酒?!”但他没有马上急于表态,而是一头钻进了制麦车间:专门学习考察各国啤酒酿造的朱梅懂得“科学来不得半点感情用事”。他知道:由于中国啤酒用大麦在育种、气候、收获、烘干生产管理措施等方面和澳大利亚、加拿大等有着悠久种植历史的地区相比有明显差距,在大麦的蛋白质含量、千粒重、发芽率等重要指标方面和“洋大麦”有差距,但“先天不足为什么不能后天补救?”富有经验的朱梅和工人们一起从选麦、浸泡、生芽到烘烤,每道工序都认真观察、仔细记录、对比摸索、反复实验。没到两个月,朱梅他们就成功地烘烤出了质量上等的绝佳好麦芽:连洋技师最后也分不清哪是中国大麦烘烤出的麦芽哪是澳大利亚大麦烘烤出的麦芽了!
朱梅多少年后都引以自豪地讲述了其中奥妙:“首先我们严格选麦程序保证大麦质量,第二我们严格控制麦芽的温度:不让它超过20度反复实践证明那是**温度线。然后我们把以往的三层烘烤改变为两层:上层用强烈的抽风机把麦芽散发出来的湿度抽走,下层用人工搅翻控制火候。洋麦芽要烘烤36小时而我们烘烤不超过24小时: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又保证了烘烤效果。结果我们烘烤出来的国产麦芽色泽浅,融解度好,还略带些焦香味儿:那当然是上等麦芽!”
就这样,在“洋大麦”进口不能保证的情况下,朱梅成功地给中国啤酒酿造业闯出了一条新路:中国大麦也能酿造出好啤酒!
可惜的是,几十年过去了,现在的国产大麦除了河南的“驻(马店)3号”品种保持了和国外优质大麦同步进步的情形外,中国大麦和洋大麦的质量差距正在越来越大:包括烟台啤酒在内,优质啤酒的酿造原料仍然是以“洋大麦”为主了。
但烟台啤酒人仍然在解放后的新中国时期,继承传统拼搏不断探索不断创造出了许多“第一”“独家”的荣誉!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20.烟台果酒开新路

作者简介:
尹浩洋,50年代肖狗男。高中毕业后下乡插队幸遇恢复高考,考入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四年获文学士。
旋在烟台乡村教学6年,因爱好写作1990年参与创刊《华夏酒报》,1992年初参与创刊《海南经济特区报》,夏天回乡参与创刊《烟台晚报》并任首席记者多年。发表作品近两千万字,百余篇文章获得全国一二三等奖和全省一等奖好新闻。
现任烟台市作协副秘书长兼作协报告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专心研究烟台文史文化多年,出版著作30余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