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芽是临床常用的一味中药,在2018年的跟师过程中,发现王主任经常应用生麦芽30克治疗食积以及肝气郁结者,在偶然的机会看到南院长的处方经常应用炒麦芽15克和炒谷芽15克配合使用进行消食导滞,这使得我对麦芽的消食功效产生疑惑。到底是生麦芽、还是炒麦芽有消食作用呢?以下就是通过查阅医籍、文献所得的收获,以和大家分享。
麦芽是禾本科植物大麦的成熟果实发芽干燥而成。其常用芽是0.5cm至1.0cm为佳。麦芽始见于梁陶弘景《名医别录》中记载,名为麦蘖、大麦蘖,至明《本草纲目》才使用麦芽。
麦芽性味甘、平,归脾、胃经,功能主治行气消食、健脾开胃、回乳消胀,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乳汁郁积、乳房胀痛、妇女断乳等症。
生麦芽:疏肝健脾、消食通乳。《医学衷中参西录》“为其性善消化,……虽为脾胃之药,而实善疏肝气(疏肝宜生用,炒用之则无效)”同时在论述镇肝息风汤中“盖肝为将军之官,其性刚果,若但用药强制,或转激发其反动之力,……麦芽为谷之萌芽,生用之亦善将顺肝木之性使不抑郁”。《本草求原》“凡麦、谷、大豆浸之发芽,皆得生升之气,……人知其消谷而不知其疏肝也”《临证指南医案》“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
炒麦芽:回乳汁、下积滞。《医学衷中参西录-大麦芽解》“至妇人之乳汁为血所化,因其善于消化,微兼破血之性,故又善回乳(无子吃乳欲回乳者,用大麦芽二两炒为末,每服五钱白汤下)。”《丁甘仁临证医集-麦芽》“熟腐五谷,消导而不停,运行三焦,宣通而不滞。麦芽无毒,炒黄去芒,留芽用”。
回乳:有研究表明:麦芽地回乳作用不在于炒与否,而在于用量的差异,小剂量消食化滞,疏肝解郁而催乳(复方),麦芽催乳,剂量在30克以下;大剂量消散之力强,耗散气血而回乳(用单方),剂量在60克以上。
消食:生麦芽、炒麦芽均可用于消食,只是生麦芽性偏平,适用于脾胃虚弱,夹有食积化热的症状;炒麦芽性偏温,作用温和,适用于脾胃虚弱,不能运化水谷的患者。故生、炒麦芽均可消食化积。
总之:生麦芽性味甘平,消食和胃作用较好,并能疏肝通乳,多用于脾虚食少,乳汁淤积。炒麦芽性偏温而气香,长于行气消食,回乳消胀,多用于食积不消,妇女断乳。
15035046678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