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4月起,华北田野里的青色高粱变得又高又密,它们像帐幕一样,俗称“青纱帐”,是打游击战最好的掩护。“青纱帐”茂密旺盛,也就意味着游击战争的黄金季节到了。朱德对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说:“大家老盼着打,我看可以开始行动了。”
彭德怀即召开军事会议,将破袭战方案正式确定下来,重点破袭正太路,使用兵力不少于二十二个团。在敌后碉堡密布的情况下,组织这样统一的有计划的大规模破袭战,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战前彭德怀的指示非常详细具体,他下令对每一个攻击目标进行侦察,需要特殊破坏技术的水塔、隧道、桥梁,还必须派出便衣组并配以技术人员,以计算药量和作业。为了完成这些要求,从总部到各师旅团,参谋人员全都加入到了侦察员的行列,就连一些旅级干部都化了装,在铁路沿线侦察地形。
1940年8月22日,八路军各兵团利用“青纱帐”做掩护,在沿途群众的密切配合下,于黄昏时开到了日军的眼皮子底下。晚上八点,一颗颗红色信号弹,宁静瞬间便被打破。各路突击部队迅速扑向敌车站和据点,雷鸣般的爆炸声连续不断,震撼着正太路百余公里的地域。一夜之间,以正太路为主,华北的许多主要交通线都被淹没在破袭战的火网之中。华北日军虽然早就以八路军为重点“讨伐对象”,但他们一直以为八路军只会打游击战或者伏击战,力量还远没有强大到可以主动出击的程度。
彭德怀发动的这场破袭战可谓令他们“大开眼界”,各据点的敌人对此毫无防备,在八路军的猛烈攻击下,有的在睡梦中便一命呜呼,有的只能赤着身子抱枪迎战。在破袭战中,彭德怀巧妙而又大胆地利用了这一点,他采用同时发动、分散出击的战法,使敌人顷刻之间便陷于首尾不能相顾的境地,交通、通信也全部陷入瘫痪。在遭到破袭的当晚,日军从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到军、师、旅、联队,或者是电话不通,或者是无线、有线完全不通,他们根本弄不清各方面发生的情况,有的直到两三天后才得以判明形势。
此战使日军控制的正太路被破毁了三分之二以上,以致一条完整的铁路变成了“破烂不堪的荒地”。另一个重大胜利,是对井陉煤矿进行了大的破坏,井陉煤矿为东北鞍山炼铁厂不可或缺的原料,直接关系到日本的军工生产,在大战中遭到的破坏也最大,日本人预计“至少半年不能出煤”。日军不得不承认,八路军取得了“奇袭的成功”。虽然作战方案中规定出动二十二个团即可,但最后报到八路军总部的大团小团达到了一百多个,于是彭德怀便将这次破袭战正式定名为百团大战。
彭德怀即召开军事会议,将破袭战方案正式确定下来,重点破袭正太路,使用兵力不少于二十二个团。在敌后碉堡密布的情况下,组织这样统一的有计划的大规模破袭战,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战前彭德怀的指示非常详细具体,他下令对每一个攻击目标进行侦察,需要特殊破坏技术的水塔、隧道、桥梁,还必须派出便衣组并配以技术人员,以计算药量和作业。为了完成这些要求,从总部到各师旅团,参谋人员全都加入到了侦察员的行列,就连一些旅级干部都化了装,在铁路沿线侦察地形。
1940年8月22日,八路军各兵团利用“青纱帐”做掩护,在沿途群众的密切配合下,于黄昏时开到了日军的眼皮子底下。晚上八点,一颗颗红色信号弹,宁静瞬间便被打破。各路突击部队迅速扑向敌车站和据点,雷鸣般的爆炸声连续不断,震撼着正太路百余公里的地域。一夜之间,以正太路为主,华北的许多主要交通线都被淹没在破袭战的火网之中。华北日军虽然早就以八路军为重点“讨伐对象”,但他们一直以为八路军只会打游击战或者伏击战,力量还远没有强大到可以主动出击的程度。
彭德怀发动的这场破袭战可谓令他们“大开眼界”,各据点的敌人对此毫无防备,在八路军的猛烈攻击下,有的在睡梦中便一命呜呼,有的只能赤着身子抱枪迎战。在破袭战中,彭德怀巧妙而又大胆地利用了这一点,他采用同时发动、分散出击的战法,使敌人顷刻之间便陷于首尾不能相顾的境地,交通、通信也全部陷入瘫痪。在遭到破袭的当晚,日军从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到军、师、旅、联队,或者是电话不通,或者是无线、有线完全不通,他们根本弄不清各方面发生的情况,有的直到两三天后才得以判明形势。
此战使日军控制的正太路被破毁了三分之二以上,以致一条完整的铁路变成了“破烂不堪的荒地”。另一个重大胜利,是对井陉煤矿进行了大的破坏,井陉煤矿为东北鞍山炼铁厂不可或缺的原料,直接关系到日本的军工生产,在大战中遭到的破坏也最大,日本人预计“至少半年不能出煤”。日军不得不承认,八路军取得了“奇袭的成功”。虽然作战方案中规定出动二十二个团即可,但最后报到八路军总部的大团小团达到了一百多个,于是彭德怀便将这次破袭战正式定名为百团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