缚笤帚与卖笤帚。在改革开放前,管理买卖啊、市场啊政策是很严的,弄不好就是“投机倒把”,轻者弄去公社办“学习班”,重者就被公安押解走了。农人们除参加队里的农业生产,极少有其他副业。倒买倒卖做买卖更是绝对不可能的。缚笤帚是被上面允许的少数几个副业之一,也许是为满足城里人的需求吧。
缚笤帚就是扎扫把。笤帚是供销社的收购站负责收购,当然也不允许自行外销。收完秋父亲趁别人家自行车的空闲,借用去采购用于缚笤帚的高粱穗和高粱杆。通常是天不亮就去,要到天完全黑下来才能回来。自行车后轮的两侧是近一人高的装货,从几十里外的崎岖土路走来,是一路风尘,也是满眼希望。
一根扁方的木棍连一根绳子系在腰间,木棍中间是一条钢编的细油丝,油丝另一端是木制的“丄”型脚蹬。这就是缚笤帚的家当了。先把三五只高粱穗借着油丝的束劲用线绳缚在一起成一小把,再把七八小把缚在一起成笤帚面,插入四五支高粱杆做把骨、外敷砸开的高粱杆面,再间隔三四公分一道道缚紧,最后用镰刀消去多余、修整光滑,一把笤帚就完成了。
交笤帚大部分是我的活。利用学校早自习结束回家吃饭的当,背上父亲一夜缚的二十几只笤帚去一路地外的公社收购站交货。父亲人实在活也实在,加上六七岁的我,所以每天背去的笤帚都能交上。记忆最深的一次是六岁那年去五里地外别的公社交货。那是因为本公社完成了收购任务,笤帚只能去外公社交了。三里五乡,大人总难免面熟,所以就差我去了。五里地虽不算远,但没独自走过这么远的路,到半路一片树林子的地方时就有些害怕了。好在总能陆陆续续遇见本村熟人,最后也很顺利地交了货。
缚笤帚就是扎扫把。笤帚是供销社的收购站负责收购,当然也不允许自行外销。收完秋父亲趁别人家自行车的空闲,借用去采购用于缚笤帚的高粱穗和高粱杆。通常是天不亮就去,要到天完全黑下来才能回来。自行车后轮的两侧是近一人高的装货,从几十里外的崎岖土路走来,是一路风尘,也是满眼希望。
一根扁方的木棍连一根绳子系在腰间,木棍中间是一条钢编的细油丝,油丝另一端是木制的“丄”型脚蹬。这就是缚笤帚的家当了。先把三五只高粱穗借着油丝的束劲用线绳缚在一起成一小把,再把七八小把缚在一起成笤帚面,插入四五支高粱杆做把骨、外敷砸开的高粱杆面,再间隔三四公分一道道缚紧,最后用镰刀消去多余、修整光滑,一把笤帚就完成了。
交笤帚大部分是我的活。利用学校早自习结束回家吃饭的当,背上父亲一夜缚的二十几只笤帚去一路地外的公社收购站交货。父亲人实在活也实在,加上六七岁的我,所以每天背去的笤帚都能交上。记忆最深的一次是六岁那年去五里地外别的公社交货。那是因为本公社完成了收购任务,笤帚只能去外公社交了。三里五乡,大人总难免面熟,所以就差我去了。五里地虽不算远,但没独自走过这么远的路,到半路一片树林子的地方时就有些害怕了。好在总能陆陆续续遇见本村熟人,最后也很顺利地交了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