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新品在东营广饶测产达每亩585.28公斤 创盐碱地高产新纪录

视频加载中...

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13日讯 近日,省农科院“耐盐碱高粱新品种选育与新技术”示范田测产在东营举行,专家在30亩高粱实验基地中采取三点取样法进行现场测产。经过测产,山东省自主选育的高粱新品种济糯粱2号和泉粱5号,平均亩产分别为540.61和585.28kg。

高粱作为全省重要的粮食作物,全省种植面积达30万亩,主要分布在东营、滨州、菏泽等炎黄区域,种植的品种主要以济粱3号、济粱4号、红缨子等酒用高粱为主,但在盐碱地上的产量并不高,如何使高粱能够在盐碱地上产出更高的效益,实现由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向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转变,成为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优质高效特色杂粮新品种选育”项目的重中之重。

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站站长、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张华文表示,团队最早就把高粱的主要试验区域设在黄河三角洲,经过十几年的培育筛选,最终从上千个组合中筛选出济糯粱2号、泉粱5号两个表现突出的品种,它们具有耐盐性比较强、高产优质的特征,其中济糯粮2号抗逆性较强,抗蚜虫、耐盐碱、抗四合特病,且生育期比较短,株型紧凑,适合进行机械化收割,淀粉含量在74%以上,质量可以达到98%,而泉粮5号也具有产量高、抗性好的特征。

正是品种优良特性的突出表现,让许多大型种业公司更加有信心将品种推广出去。新品种的出现,为下一步打造黄河三角洲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打下良好基础,实现了向盐碱地要粮,打造出了黄三角优质高粱种植基地,为国家粮食安全,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闪电新闻记者 王代杰 东营市融媒体中心 徐振 广饶县融媒体中心 马丽娜 延乐春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