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蔺:赤水河畔高粱红
一曲赤水香万家,酿尽天下壶中物,有着“美酒河”之称的赤水河,让这里与贵州省茅台镇隔水相望。
兼具粒小饱满、坚实皮厚、耐蒸煮、耐翻糙、糯性好等特点,这里种植的红缨子高粱,是赤水河畔酿造酱香型白酒的优质原料。
这里,便是古蔺县茅溪镇。
初秋,暑热渐退,在赤水河畔大大小小的酒厂里,车间生产正火热。从车间到田间,当人们把目光投向酱香型白酒原料产地,在茅溪镇高粱产业乡村振兴示范园区,万亩高粱地连绵起伏,收割正忙。
春华秋实,春种秋收,九月的茅溪镇,是火红的。走进茅溪镇高粱产业乡村振兴示范园区,成片的高粱无限延伸,收割机轰隆作响,快速将成熟的高粱收进“囊”中。
“追着”机器跑,跑出致富加速度。在地里穿梭忙碌的不仅只有收割机,还有弯腰捡拾高粱穗子的工人。“在这做工110元一天,种一季高粱下来能赚一万多,很是高兴。”在家门口就能务工,收入也有保障,这让马跃村五组村民邱凤先颇为满意。
从地里收割的高粱,会第一时间运回厂里进行烘干,眼下正值高粱收割高峰期,种植大户罗继强也更忙了。“采用大型烘干设备进行烘干,单次可以烘干50吨,全机械化收割、烘干,加快了高粱从地里走向市场的速度。”看好茅溪镇毗邻贵州茅台镇这个高粱消费大镇的区位优势,罗继强在茅溪镇马跃村承包了2000余亩土地种植红缨子高粱。“红缨子高粱很受酒厂欢迎,销路不用愁。”
“根据片区规划,马跃村今年种植高粱3000亩左右,预计在20天左右收完,我们会把土地二次利用起来,组织种植大头蔬菜。”马跃村副主任陶永桥表示。
与此同时,距离马跃村4公里外的浮云村,也开启了高粱收割“进行时”。据浮云村党支部书记、主任王潘介绍,从去年开始,浮云村采取“村集体+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规模化种植高粱1100余亩,带动就业300余人,目前全村的高粱主要是销往贵州省茅台镇。
利用紧挨“茅溪酱酒—生态融合发展示范片区”优势,茅溪镇高粱产业乡村振兴示范园区确立了以高粱为主,蔬菜、黄储饲料加工为辅的生产体系。今年,茅溪镇已在马跃村、浮云村、来龙村等13个村建设1万亩有机高粱连片种植区,带动1700余群众就近务工,产量预计1500吨左右,产值预计1440万元。
品质好、规模大、销路畅、效益好,丰收的故事还在茅溪大地续写。一粒高粱,饱含着四万多茅溪人强烈的发展愿望,对实现乡村振兴的殷殷期盼。要将一粒粒火红的高粱变为一壶壶醇香的酱酒,要经过多少艰辛,但艰辛之后必将迎来成功,正如茅溪人坚韧不拔的发展品格。坚信,未来这里必将成为一片如日方升的发展热土。(县融媒体中心 蔡琳、易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