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五谷之一的高粱,为何现在农民却都不愿种植,反而在美国十分繁盛?

高粱是伴随了中国农业几千年的传统农作物,在古代更是被列为五谷之一。

由于高粱旱涝保收,对土地从不挑剔,而且是酿造白酒的必备原料,所以也曾经被称为中国人的救命粮。

但十分可惜的是,现在的中国无论是高粱的种植面积,还是高粱的产量,都大不如从前,反而美国成为了全球高粱的主产区。

为什么曾经的救命粮,现在的中国农民都不愿意种了,反而在美国大受欢迎呢?

图1

农业生产技术优化

让人难以置信的一个原因是,我国高粱种植面积之所以逐年下滑,是由于农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不断优化所导致的。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那样,高粱是一个旱涝保收的农作物。

在古代,由于农业完全靠天吃饭,风调雨顺的时候倒还好,一遇到自然灾害,如果只种植了水稻小麦这种主粮的话,一家人可能都会被饿死。

所以才会特意种一部分高粱,来抵消旱涝灾害带来的农业减产,保证家里面不至于因为自然灾害而颗粒无收。

而在当下,农业机械化水平逐年提高。尤其是随着人工降雨技术的普及,农业基本上摆脱了靠天吃饭的局面。

所以高粱也就逐渐失去了旱涝保收的价值,慢慢的也就不被农民所重视,种植面积逐年下滑。

图2

产量低,经济效益差

赔本的买卖没有人干,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考虑一个经济效益。在古代,人们种高粱考虑的经济效益,是为了应对自然灾害。

而在农业技术进步之后,高粱的这一属性被不断削弱。

再加上高粱的亩产量并不高,每亩地只有七八百斤,高一点的也就只有八九百斤的样子。

相比较于高产的水稻和小麦来说,这点产量实在是微不足道。

而且市面上高粱的单价也低的可怜,这就导致种植高粱的经济效益,远远比不上水稻和小麦,甚至在部分地区连大豆和玉米都比不上。

农民种植高粱赚不到钱,久而久之也就不愿意种植了。

可加工领域少,缺乏价值

在古代,高粱虽然是我国的主粮之一,但是其本身的口感极差,不仅淀粉含量低,而且用高粱面加工出来的食品,样子不好看,吃起来也很粗糙,甚至有一些苦味。

图3

使得高粱除了酿酒之外,基本上没有别的用途。

可能有人会说,高粱的植株比较大,在粉碎之后可以用作动物饲料,这也是高粱的用途之一,也能够为农民换来微薄的收入啊。

这句话确实没错,高粱的茎叶确实可以加工之后用作饲料。

但是现在随着基因编程技术的不断成熟,用高产的大豆加工出来的饲料,不仅营养价值更高,而且价格也不会比高粱饲料贵多少。

再加上其他农作物的茎叶,在经过简单的加工之后也可以用作饲料,所以说基本上没有人会专门种植高粱用作牲畜饲料。

美国自然条件更适合高粱种植

众所周知,美国国土东至大西洋,西到太平洋,以至于东西两岸拥有着迥异的自然条件。

西部地区由于受到太平洋寒流影响,气候相对干旱,土地贫瘠,降水较少。

图4

这样的自然条件并不适合其他农作物的生长,而高粱在这里却怡然自得,基本不受影响。

所以为了更加充分的利用西海岸附近的土地,美国政府给在西海岸附近种植高粱的农场主,发放了高额补贴。

以至于到2021年的时候,美国的高粱产量已经突破了1140万吨,成为了全球高粱产量最多的国家。

而除了自然原因之外,经济效益也是美国推动高粱种植的一个原因。

我们都知道美国是通过对石油资源的控制,来实现其全球霸权的。

但是在石油资源日益枯竭,油价日益飙升的背景之下,美国自身也产生了较为严重的石油危机感。

于是他们便把目光打到了乙醇汽油上,通过高粱发酵,可以得到品质优良的乙醇汽油。

将这些乙醇经过简单的加工之后,就可以用作燃料,给汽车提供动力。

图5

这样不仅能够使美国西海岸的土地得到充分的利用,也找到了更为清洁的能源。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能源危机的同时,又保护了环境,可谓是一举多得。

听到这里不仅有人担心,随着我国种植高粱面积不断萎缩,会不会我们以后再也见不到这个曾经的主粮了呢?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大可不必担心。

因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白酒生产和消费市场,而高粱又是酿造白酒的重要原料。

所以说各大酒厂,都不会眼睁睁的看着高粱从我国的土地上消失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