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食的营养与合理烹调

各种粮食都含有淀粉、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由于含量不同,营养价值差异。为使饮食调配合理,富有营养,除对各种粮食的营养价值要有所认识外,烹调技术也要讲究。

一、正确对待标准米、面的营养价值居民喜欢**白米、面,如上等粳米、富强粉等,从色味上看,精白米、面吃起来可口,而其营养价值,则不如标准米、面。

营养素在每粒粮中的分布不均匀,一粒食最外层是谷皮,其成分是粗纤维,第二层是薄的谷膜,由蛋白质和矿物质组成。第三层是谷体,约占每粒粮食的80%,淀粉集中在谷体内。在谷体的一端有胚芽,它在谷粒上所占的比例很小,但含有很重要的维生索B1、维生素B2、烟酸和维生素E;还有钙、磷、铁等矿物质和蛋白质。

粮食加工时,碾去的主要是谷皮、谷膜和谷胚。适当的碾磨加工,去掉一部分由粗纤维组成的谷皮,使粮食味道可口,谷皮、谷膜和谷胚大量损失,营养成份也就随之丢失;几经碾磨就所剩无几了。糙米中的维生素B2和各种矿物质,经三次碾磨,只能保留40%。所以,除了淀粉以外,精白米、面中的营养成分一般都比标准米、面少。例如蛋白质的含量,每斤精白米为35克,标准米是4O克;富强粉为42克,标准粉是50克。营养上非常重要的维生索B1和铁,标准米、面中的含量约相当于精白米、面的2倍。维生索,烟酸等重要养分,标准米、面含量也较多。

二、适当调剂食用杂粮

人们习惯,把大米、白面称为“细粮”,把其它粮食,如玉米面、小米、高梁等,都叫做“杂粮”或“粗粮”。人们认为杂粮不如细粮有营养。但从营养价值上看,杂粮的营养价值并不低,同样一斤粮食,供给热能较多的不是大米和白面,而是小米、玉米面和高梁蛋白质的含量,粗粮也比较高。

粗粮中的钙、铁等矿物质,一般也比大米、白面多。我们常吃的小米玉米面中的钙相当于白米的2倍,铁为3~4倍。

由粮食供给的维生素B1和人体容易缺乏的维生素B2,如每斤精白米含有维生素B10.6毫克,而小米有3毫克,相当人体每天需要量的2倍,玉米面、高梁、荞麦面也有1.5~2.0毫克。维生素B2的含量.小米、高粮米、玉米面和大麦相当于精白米的2倍。

三、提倡粗细粮调配食

用人体需要的各种营养素,不可能在一种粮食中都有。因此,平时食用粮食时,要精细粮调配食用,可使各种粮食中的营养成份互相补充,以满足人体各部分的需要。

据调查,我国人民长期的饮食习惯是:南方以吃米为主,北方则多吃面粉和杂粮然而,面粉中的维生素B1、钙、铁是大米的2倍。因此,如果条件允许,南方居民可适当吃些面食,这样既可调换口味,又可增加营养。若能再适当吃点杂粮,则更有好处。

北方居民也可适当多吃些米和杂粮,做到粗细粮调配,花色品种多样,对提高营养增强体质是很有益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