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6]在咱们这个地方,生产队种高粱可不是为了吃,那高粱粒子还真没多少人惦记,主要是为了高粱杆。你说这玩意儿能干啥?喂牲口?那还真不是,咱这儿的牛马可不吃这玩意儿。高粱杆的主要用途是盖房顶,尤其是过去,家家户户都得用它。有人可能会说,高粱杆上不是还有叶子吗?铺房顶的时候不碍事?这个你放心,叶子早就被摘掉了,剩下的杆子被细绳子穿成帘子,直接往房顶上一铺,妥妥的。可你要是家里条件好点,那就不用高粱杆了,得用芦苇编成的苇席,质量好,防水效果也更棒。如今时代变了,瓦片成了主流,高粱杆、芦苇也就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你看,这高粱杆的命运也是挺有意思的。曾经是人人家里盖房顶的“香饽饽”,现在却成了没人愿意碰的“老古董”。这不禁让我想起一个问题:咱们生活中还有多少东西,曾经是必不可少的,现在却被各种新潮玩意儿取代了?就拿这手机来说,十几年前谁能想到咱们现在一天到晚离不开它?当年咱们用的可是诺基亚,砸核桃都不带掉漆的,现在有几个人还记得它?一转眼,全都换成了智能手机,连孩子上学都得带个平板。

不过话说回来,高粱杆虽然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它曾经的作用可不小。你想想,那时候家家户户盖房顶,谁家能没有高粱杆?一到秋收,村里的大人小孩都忙着把高粱杆收回来,剥叶子、晾干、穿帘子,一套流程下来,房顶就有着落了。那时候,谁家房顶漏雨了,邻居们还得帮忙一起换高粱杆,大家伙儿干得热火朝天。可现在,谁还用这些?瓦片一铺,几十年都不用操心,方便得很。

但你说,这瓦片真就比高粱杆强吗?咱们得换个角度想想。高粱杆虽然看着不起眼,但它环保啊,纯天然的东西,坏了还能回归土地,养养土壤。瓦片呢?一旦坏了,那可是要花钱修的,还得找专业的师傅。要不说,现代化的东西虽然方便,但有时候也让人少了点动手能力。以前咱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现在呢?家里灯泡坏了,很多人都得上网找师傅来修。

再说说主食。咱们这儿的主食是小米,养生专家都说小米养胃,营养丰富。可你看看现在,多少人还天天吃小米?大米、面条、馒头,各种花样百出的主食摆在眼前,小米反倒成了“稀罕物”。不过小米的营养价值可一点没变,反而是咱们的生活方式变了。以前吃小米是为了填饱肚子,现在吃小米成了“养生餐”,一碗小米粥都能卖出高价。你说这是不是有点讽刺?

其实,不光是高粱杆、小米,咱们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在悄悄发生变化。过去的东西被新的替代了,新的东西又会被更新的淘汰。可在这个过程中,咱们是不是也丢掉了一些宝贵的东西?比如那种邻里之间的互帮互助,那种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对自然的尊重和依赖。现在的人们,越来越依赖科技,越来越追求方便,可方便的同时,也让我们变得越来越“懒”,越来越远离自然。

说到这里,咱们是不是该反思一下?咱们追求的“现代化”到底给生活带来了多少好处,又让我们失去了多少东西?曾经的高粱杆虽然不起眼,但它承载了多少人的智慧和辛劳;小米虽然简单,但它养活了多少代人。咱们在享受现代生活便利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停下来想一想,哪些东西是我们不该轻易丢掉的?

各位观众老爷们,你们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