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农村人的生活质量如何?#根据地方和家庭情况而言;比如水浇地要比旱地生活条件好一些,平原地区比丘陵地区生活水平要好很多;我是63年出生于汉水流域冲击形成的平原地区,主产小麦与水稻,从记事起,吃的是大米、白面,几乎没吃过当主食的高梁红薯干等杂粮。但与我们大队相邻的乔家岗、陈家湾等大队,主产水稻和红薯,所以他们想吃面就拿我们稀罕的红薯干来换,而队里大都用去喂耕牛,而我们小孩们只能偷偷的去牛槽里翻出一二块嚼着吃。那时候生产队有集体大菜园子,还养着猪;而每个家庭也鼓励养猪,叫统购猪,一年交一头,重量最小要达到130斤才能交。记得我家好几年都养过统购猪,都是白色的,一年下来养的白白胖胖的有一百四十五斤吧?能收入近五十元钱,还有几斤肉票。而有些孩子多的家庭和没有养猪的家庭,要吃肉只能买高出凭票肉两角的议价肉,一般是舍不得吃的,只有等队集体年下杀猪分肉了。但家家户户都养有鸡或鸭子、兔子,还有看门的狗子。我记得最难过的一回,家里养的一条非常听话的大黑狗,生了一条非常可爱的小黑狗,满月了它出去玩,再没有带回来,父亲一气之下把它吊在家里一棵桃树枝丫上一声也不吭,狠心的父亲一碗水灌下就杀死了。晚上焖了一大锅狗肉,可我伤心的一口也吃不下。它被吊在树上无助的惨状几十年过去了都挥之不去,迄今都不吃狗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