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的栽培,生长和发育是两种不同生活现象,但关系到产量
今天一诺带大家了解一下高粱的生长和发育,一起来看看吧!
高粱的生长和发育,是它两种不同的生活现象,其概念是不相同的。
生长是高粱的每一部分从小变大的过程,比如高粱的根由细短而粗长,高粱的茎由矮小而高大,一片叶子从小到大,这是生长。所以生长是高粱的各个器管形体加大和重量增加的过程。

发育却是高粱通过的一速串的变过程,从某一种原有的东西变成一速串的和它不相似的东西,最后才产生和它相似的东西,即高粱的发育是指细胞内含物和新器官形成过程所必须轻的质变。例如种子,高粱的一粒种子,播种以后,不是这粒种子变大变重,而是怒过了生根长枝,直到开花结果,才又产生了和原来种子相似的种子。高粱从播种到新种于成熟,中间发生和形成新器管的一速串过程,这整个过程就叫做高粱的个体发育过程。

高粱的生长和发育要求一定的外界条件。如外界条件符合于所要求的,生长发育就快;如果不符合,生长发育就会受到阻滞。高粱的生长和发育有密切关系,高粱必须生长好才能发育好,同时也必须在完成一定发育的基础上才能继续生长。但是由于生长和发育不是同一回事,所以生长和发育所要求的外界条件可能不同,就是整个发育过程中,也不是始要求同样的外界条件。也就是说高粱的发育是分阶段的。不同的发育阶段要求不同的外界条件。高粱只有顺序通过不同的发育阶段,最后才能开花桔果。高粱的不同器管、性状、特性都是在一定的发育阶段和一定的外界条件下形成的。

高粱的阶段发育,系统研究的很少,就育种和生产实践中遇到的一些情况介绍如下。高粱的春化阶段,对温度的要求不严格,如冬季连续在海南搞高粱育种试验,第一次种植的高粱12月下旬成熟时(均温度为21.9℃,最高温度为30℃),收后晒干(需3-5天)脱粒,立即播种也能出苗进行正常的生长和发育。在连续五年的高粱冬播试验过程中,韶认后萌动到第二年春暖才出苗,超过这样慢长的春化过程,同一品种冬播比正常春播反而早熟高产,这明不同的品种对春化阶段要求和表现是不同的,但总的趋势是,越是早熟的品种春化时间越短,越是晚熟的品种春化时间越长。

春化阶段完成后就进入光照阶段,不同类型的高粱品种对光照的长短反应不同,但也不甚严格。如以夏至前后的日照时数为标准,在山西省的忻、定盆地,每天的光照有14个小时,最北的黑龙江省的哈尔滨每天光照处于15小时,在最南的海南岛每天日照处于10-12小时,在南北相差两个小时的条件下,同一个高粱的品种均能正常生长发育,通过光照阶段,一般亨加利类型的品种较为反应敏感。

1.种子的发芽
高粱种子成熟后,要轻过一个月左右的休眠期才能发芽。但根据海南试验,高粱在黄熟阶段即具有发芽能力,晒干后脱粒的种子,上播种如果获得适当的水分、温度和空气条件后,则种胚同样萌动而发芽,而后正常生长。高粱种子发芽时,首先长出幼根,然后子叶再行向上伸出。
种子发芽时所需的水分,根据近藤万太郎(1933)试验的结果,高粱发芽时所需的水分数量,因种子所含有的水分多少以及种子的大小不同而异。在一般情况下,种子发芽时,豹吸收种子本身重量的40-50%的水分。

种子发芽时所需的温度,根据哈具兰特(Haberlandt)的材料:最低温度4.8-10.5℃,最适宜温度为37-44℃,最高温度为44-50℃。又根据松村荣对东北高粱进行发芽试验的结果:高粱发芽最低温度为6-7℃,最适宜温度为32-33℃,最高温度为44-50℃度。高粱发芽所需的天数因品种不同有很大差异,如外国类型的白粒高粱品种在忻县地区春播到出苗需10-17天,而中国高粱则较短,一般7-8天即可出苗。
另外,根据我所冬播高粱的试验,已萌动的缸粒高粱种子,在土壤中(1.5-2寸深)最低温度-20℃以上的地方越冬,第二年仍正常发芽生长。

2.种子的寿命
高粱种子的寿命,根据近藤万太郎(1919)调查的结果:收获后第一年的种子,其发芽率为88.3%;第二年为55.0%;第三年则仅为22.0%。因此,有些高粱的种子的发芽能力通常仅能保存两年左右而已,只有在保存的很好时才能延长到4年左右。
此外,根据松村荣(1925)的研究,高粱种子寿命的长短因种皮的色泽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即种皮色泽深的其寿命较种皮色泽浅者为长。这是由于种皮色泽深者在种皮内含有多量的氨酸,而氨酸因具有防腐能力,使种子在胎藏中不易变质而影响发芽力,因此其寿命延长。至浅色种皮的种子由于氨酸含的很少或不含有醉酸,因此在藏中容易使种子发霉变质。

这篇文章关于高粱的相关内容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这些作用可以帮助到大家遇到所存在的问题并有效解决掉,好了,那我们就下次见吧,谢谢大家的观看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