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农产品高粱生产技术规程

来源: 发布时间:2018-11-20 浏览次数: 【字体: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农产品高粱生产的产地环境、地块选择、施肥整地、备种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贮藏、档案管理等栽培管理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晋中市境内无公害高粱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禾谷类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71 主要农作物包衣种子技术条件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 准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NY/T 1868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有机肥料

NY 5332 无公害食品 大田作物产地环境条件

3 产地环境

种植区内产地环境符合NY 5332的规定。

4 选择地块

选择有机质丰富、土层深厚、保水保肥及排水良好的地块,忌重茬连作。生产中实行轮作倒茬。

5 整地施肥

5.1 整地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进行秋翻。秋翻深度一般为20cm25cm,应深浅一致、不漏耕。早春进行耙耱和镇压,做到整平耙细,达到待播状态。

5.2 施肥

符合NY/T 496NY/T 1868的要求。底肥:按照每667㎡施入优质农家肥2000~3000kg,纯氮(N9kg,纯磷(P2o55kg 纯钾(k2o2kg做底肥,结合整地一次施入。

 

6 备种播种

6.1 品种选择

选择经审定适合当地条件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品种。

6.2 种子质量

符合GB 4404.1的要求

6.3 拌种

针对当地主要病虫害进行药剂拌种或专用种衣剂包衣。种子包衣应按照GB15671的规定执行,药剂拌种按照GB/T 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执行。具体方法见8.2.4.1、8.2.4.2、8.2.4.3。

6.4 播种

6.4.1 播期

土壤耕作层5cm地温稳定通过10℃时为宜,一般为420日至55日。

6.4.2 播量

适宜播量为每667㎡1.7㎏~2㎏。

6.4.3 播深

3㎝~5㎝为宜,最深不宜超过6㎝。

6.4.4 种植密度

一般水地亩留苗8500株~9500株,肥旱地7000株~8000株,薄旱地6000~7000株。

7 田间管理

7.1 间苗定苗及中耕除草

3叶~4叶期间苗,5叶~6叶期定苗, 结合定苗浅锄一次,清除杂草,拔节前中耕一次,清除遗留的杂草和小苗。

7.2 合理施用肥水

拔节期根据地力、苗情每667㎡追施纯氮(N)5㎏~7㎏。拔节期一般要控制浇水,如需浇水,应轻浇,孕穗期需浇足水,开花灌浆期如遇干旱少雨,应补浇灌浆水,如遇雨水过多,应及时排水防涝。

7.3 药剂催熟

错过**播期的大田高粱,灌浆初期用40%乙烯利水剂喷洒植株上部,可促进早熟7d,防止早霜危害。

7.4 田园清理

高粱生长后期,结合拔除杂草,可进行高粱打底叶,打叶应在蜡熟后期进行,并保留上部六片叶为宜,打底叶后可促进成熟和增加株间通风透光。

8 病虫害防治

8.1 主要病虫害

8.1.1 主要病害:丝黑穗病等。

8.1.2 主要虫害:地下害虫(蛴螬、蝼蛄、金针虫)、高粱蚜等。

8.2 防治方法

8.2.1 农业防治

8.2.2 因地制宜选用抗()病优良品种,播前种子应进行消毒处理。

8.2.3 合理布局,加强中耕除草,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及时拔除病株、摘除病叶,保持田园清洁,降低病虫源数量。

8.2.4 物理防治

a) 铺银灰地膜或悬挂银条避蚜;

b) 悬挂黄板(25cm×40cm)诱杀蚜虫,每667悬挂30块~40 块;

c) 露地设置频振式杀虫灯诱杀金龟子(蛴螬成虫)等害虫,单灯可控面积40×667

8.2.5 生物防治

保护天敌,创造有利于天敌生存的环境条件,选择对天敌杀伤力低的农药;释放天敌,如捕食螨、

寄生蜂等。

8.2.6 药剂防治

防治药剂的选用应符合GB 4285GB/T 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执行,施用应符合NY/T1276的规定

8.2.7 丝黑穗病

选用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1000倍液~2000倍液浸种,或400g/l萎锈·福美双悬浮剂160g200g拌种;每100kg种子选用60g/l戊唑醇悬浮剂8g12g,或30g/l苯醚甲环唑悬浮剂6g9g等包衣防治。

8.2.8 地下害虫

选用每100kg种子用18%辛硫·福美双微囊悬浮剂360g600g,或200g/l顺式氯氰菊酯悬浮剂30g35g种子包衣防治。

8.2.9 高粱

100kg种子用70%吡虫啉湿拌种剂420g490g拌种,或25g/l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0.4g/667㎡~0.5g/667㎡等喷雾防治。

9 收获

适宜收获期是蜡熟末期,即籽粒颜色变成红、黄等品种固有色泽,穗下部籽粒切开呈蜡质状时进行收割。收割时应边割边捆,及时拉运,避免捂垛。早脱粒,单脱粒,避免混杂,保证质量。

10 贮藏

入库种子含水量控制在13%以下。仓库需具有良好的防湿、隔热、通风、密闭性能,严防霉变、虫蛀、污染。

11 档案管理

建立无公害农产品高粱生产档案,详细记录产地环境条件、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和收获等环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