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好敢拍!突出两种人的特点,现实生活中有顾一野却没有高粱?
看到如今,《王牌部队》马上进入大结局,有不舍也有感慨。
从开播第一天到现在,关于这部剧的热度就没有下来过。
主流题材被大众认可,传统的基础上有创新,有亮点
最好的成绩都是大家肉眼可见的,用数据说话比一切都来得清晰。
连续19天夺得日冠军,这样的热度是观众是粉丝的支持和认可。
收视率更是连续保持在2.5%以上,开播第1天就突破了1.5%。
还有几大官媒专门撰写的文章,都写出了这部剧的高光以及这部剧的现实意义。
《人民日报》的一篇:“王牌部队首播获好评,观众刷屏点赞‘最燃的王牌军旅剧’。”
《光明日报》的一篇:“电视剧王牌部队谱写新时代强军赞歌。”
《文汇报》的:“宁可前进一步死,绝不后退半步生。”
《王牌部队》这部剧真的是属于越来越好看,越来越耐看型的。对于一些前期就吐槽器具的人来说,自然会发现不了伏笔和铺垫,到后期越来越精彩的部分,自然也不会感受到。
这绝对不是一部偶像军旅剧,而是真正的人性化军旅剧,不同于传统军旅剧那般严肃。
反而在追剧的时候有欢笑有泪水,有哭有笑,有悲情有感动。
一部剧如何抓得住观众?如何能够让人产生共情,始终从头到尾都紧,跟着剧情的发展还是挺难的。
《王牌》不但成功塑造了很多个好的角色,老戏骨们更是为之增添色彩。
同时亮点也很多,老戏骨不用说,顾一野,高粱,韩班长,张飞排长等也都是令人喜欢印象深刻的角色。
在追剧的时候,很多观众们的评价,有这样一段话感觉很有共情。
“没想到看一部军旅剧还这么废纸巾,从来没有为哪部军旅题材的电视剧哭过这么多次。”
“军民鱼水情”或许在某一些时刻,某一些片段发挥到了极致,在无形中连接起了心与心的距离。
顾一野与高粱是两种人,一个不断地“向下去”,一个不断的“向上走”
提这部剧离不开两位男主角,黄景瑜饰演的高粱和肖战饰演的顾一野。他们代表了两种人,甚至是两种阶级层次。
从一开始,他们彼此之间“看不惯”,无形中产生的磁场就相互排斥。
高粱是典型的农村出身,一路摸爬打滚向上的一类代表。
从小是个孤儿,唯一的哥哥还牺牲在战场上,所以这也成为了他立志从军的目标。
但他这份目标中更多的是因为外界因素,而非发自内心和顾一野的从小立志从军,形成了一些对比。
或许就像很多人都会觉得他上学的时候每次考试都会是倒数第一的那种。
如果他自己不说,每次其实都是全村第一,他只是没有机会读书,或许我们也会像宋建设那样认为高粱不是一块读书的料。
顾一野则是高干子弟,有着很高的教育背景文化素养。
所以一开始也会被观众觉得他有一种“端着”的高高在上的感觉,但这份傲气不是他对某个人,而是他从未接触过那些来自不同地方,不同层次的人。
否则也看不到他后面那么大的蜕变和成长。
两个人很明显就一个是“草根翻身代表”,一个是典型的现在口中的“高富帅”形象。
就连他们身边围绕关系好的人也可以看到,甚至在队里上级对他们的欣赏的不同,也可以看到同类人的相吸引和不同类人的相排斥。
就像宋建设看重高粱,陆平凡欣赏顾一野一样的道理。磁场相近才会相互吸引。
同样也正因为有这样两种不同的人的相互磨合配合才能够打造出一支强锐的王牌部队,才能够在经历出生入死之后,将这份战友情一步步的深化。
宁可前进一步死绝不后退半步生,他们是永远的“生死在一起连”。
每个人有自己的选择,更有自己的路要走。
高粱的出身就已经决定了,他若想出人头地,若想有自己的人生和未来,就需要不断的前进,不断地向上走。
无论是刚开始观众们接受与否的所谓的拍马屁的墙角,总在首长这个大腿跟前转悠。
还有那些开挂的运气金手指的配件,都不得不说,一切都是为了更多的经历,更快地提升。
环境决定了性格,性格会影响选择。
他的一生也像他的名字一样,不断地向上攀涨,不断地提升自己。他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小摸爬滚打,更让他对一些人际往来,人情关系,有着自己心里的清晰的认知。
他没有机会向顾一野 一样接受高等教育,拥有学富五车的才华。很长一段时间顾一野都是他的学习的动力,但在心中也永远较着劲,永远有着不服,想要打败他。
而他与江南征的婚姻 成为首长的“准女婿”更是外界加成。
或许很多普通人一辈子加起来的运气,都没有高粱这般幸运。
有自身努力,有金手指,有运气还有外借加成的条件。
人生不能交换,性格却可以互补
对顾一野来说,如果未来的部队之前,或许他所接触和认识的人中很少会接触到像高粱这样的人。
真的像一颗打不倒的小草。
顾一野他也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却缺少实践经验,否则的话也不会没有发现地雷,而是张飞排长依靠着经验发现,并且以身保护了他。
或许陆平凡一开始说得很对,也将顾一野,这个人看的很透彻。
他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比别人懂得多看的书也多,但是在战场上他却和所有的新兵都是一样的,并不具备任何优势。
光靠理论永远没有实践得来的经验更加准确。
经验永远是实践的积累,在烈火鲜血的战场上,钢铁和意志的实践课堂上,理论永远只是存在于书面上。
可正因如此,他能够在既丰富自己的同时又改变曾经的一些看法。
排长的牺牲让他有了一个重新的认知,改变了他的人生,成为一个重大的转折点。
所以当他发现阿秀一家人需要的不仅是善良和好心的时候,他就已经意识到自己就是那个“最大的代价”。
当他在雨夜和高粱打架那场戏,他质问高粱的那些话时候。
他说的也不仅仅是阿秀一个人,而是那一类人的生活。
这个世界就是如此,无论怎么转怎么变。
总会有人走在五光十色灯光下,生活在惬意舒适的环境中,可以随意的高谈理想。可有人却不得不为了生活奔波,想着如何度过眼下,如何迎接下一个明天。
而他说的这些高粱又怎么会不懂?他就是从那里走出来的人。就像顾一野所说,他不是不懂,只是不想懂,不想看见罢了。
高粱是个人英雄主义,他的出生以及生长环境决定了他必须通过自己的成功改变命运,才能证明自己。
他从泥潭中爬起来,知道有多么挣扎,多么不易。所以他不会为了谁而牺牲自己,倒不是说他自私。从各种打仗面对各种危险时时,他总是冲在最前线,就能看出来他也是一个善良并且有责任感的人。
只不过,环境与思维影响格局。
他注定不会成为顾一野那样的人。
而顾一野也永远不会成为高粱这样的人。
或许在现实生活中有顾一野这样的神奇,却少见高粱。
如果放在古代的话,顾一野应该就是一个圣人级别的存在。他是可以以身饲鹰的那种存在。
即便婚后和阿秀在一起,却也努力的做到爱上她,而不是向下走,就要改变自己最初认定的那样的人,而是带着她变得更好。他可以带阿秀去高级餐厅,出入一些高档场合,也可以去陪她读夜校。
顾一野 从来不需要用其他的证明自己,他是大爱,格局大,心重大,就像郑源说的顾一野是一个传说,成为这样的传奇会很累。
对顾一野来说,青春之美好,理想之高远,情义之无价,现实之残酷,让自己沉淀,历练,最后锻造成钢,运筹帷幄,让人特别信服。
对高粱而言,勇往直前,永不服输,改变命运,别无他路。
各有千秋。
这样的将,这样的兵,才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存在。
没有必要谁成为谁,因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高粱成为特种兵,是他的选择。顾一野成为指挥官,也是他的格局所在。
他们既是相互配合的好战友,又是能够一同进步的棋逢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