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高粱品种的生物学特性,掌握适宜的播种时期,实现高产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适宜高粱的播种时期,播种期的不同,高粱的生长状况也就会不同,在适宜的时期播种,其生长发育将会协调统一,对产量也会有很大的影响。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吧。

中国各高粱产区的播种时期不同。春播早熟区和春播晚熟区为春季播种,春夏兼摇区是春夏两季均可播种,南方区多于秋季播种。无论春播、夏播或秋播,就一个地区和适宜当地种植的品种或杂交种而言,都有一个最适宜的播种期。在适宜的播种期内播种,种植品种(杂交种)的生长发育可与当地的自然条件,特别是生活条件取得协调统一,品种的特征特性可以得到充分表现,最终取得理想的产量。因此,充分了解本栽培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特别是气象条件的变化,充分了解种植品种的生物学特性,掌握适宜的播种时期,对于实现高产稳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各产区的适宜播种期,确定适宜播种期的主要依据,是温度、水分、地势、病虫发生时期等环境因素,以及品种特性和栽培制度。环境因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温度和水分。根据这些影响和当地的温度、水分的变化规律,可选定出适宜的播种时期。
高粱各产区的栽培制度通常与播种期的确定有一定的关系。一年一熟的春播区为春播。一年二熟或二年三熟的春夏兼播区,既有春播,又有夏播。一年二熟或一年三熟的南方区,虽在春、夏、秋三季都可播种,但多是秋播。除此之外,采间、套、复种或育苗移栽等不同种植形式的,播种期也应有所改变。

育苗移栽的,不但要考虑前作腾时间,还要考虑苗龄大小来确定苗床的播种适期。至于主栽品种或杂交种的生物学特性,诸如品种的熟性和对自然灾害的抗性对播种期的确定更为重要。晋杂4号等中熟种在辽宁锦县的适宜播种期,要比晋杂1号等晚熟种略晚些。一般是,早熟品种的播种期偏晚些,晚熟品种的播种期偏早些。早熟品种早播,生育后期由于高温的影响常引起生理障碍,表现植株早衰,千粒重下阵,子粒品质变劣。

晚熟品种晚播,则因有效积温累积不足而不能正常成熟,或受低温冷害而严重减产。据此安全成熟日期推算当地的有效积温量,便可确定主栽品种或杂交种的适宜播期。总之,由于影响播种期的因素较多,各因素之间又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故需综合考虑,灵活掌握。确定播种期的最好方法是进行播种期试验。每主栽品种进行更换时当,都应预先做好播种期试验。

东北地区的中北部,早春气温回升慢,变幅大;西部又易发生春早,故播种期多于5cm地温稳定在10-12℃春墒好的5月上句至中旬期间播种。东北地区的南部,水、热条件相对较好,早春气温回升也相对较快,一般多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期间播种。华北的北部和黄土高原地区,春季气温高易出现春早,故播种期多在4月下旬至5月初,即5cm地温稳定通过10℃后抢墒播种。

此区实行夏播或间、套种时,多于6月中旬播种。春夏兼播地区,春播多于4月上旬至中旬进行。据山东省昌潍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1979)研究,此期间播种可有良好的发芽条件,花期也易躲过雨季,可避免炎热天气对子粒灌浆的不良影响。夏播多于6月上旬至中旬在麦收后进行,一般不超过6月下旬。淮南一带多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春播,或5月下旬至6月上旬夏播。

长江以南的零星种植区,一般多于3-4月春播,5-6月夏播,7-8月秋播。值得着重指出的是,各地的适宜播种期多集中在一旬之内。播期相差10天以上,产量就容易增减显著。故于适宜的播种期范围内,在保证播种质量的基础上要缩短播期。这样,既可大面积实现苗全苗齐、生长健壮,又可使之处于高产播期内。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先阅读到这里了,大家通过阅读后,是否对高粱的播种有所了解了呢,不同地区播种时期也就不同,播种时期的不同生长发育的情况也就不同,所以大家在播种时,要根据当地的温度、水分、地势等条件因地制宜选择播种期,大家有什么问题或提议的话,可以在评论区里留言告诉小编哦,大家的阅读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