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区泥沟镇兰祺蘑菇养成记之菌菇育种

“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如今处暑已过,气温逐渐转凉,在枣庄市台儿庄区泥沟镇东黄庄村,菌菇种植户孙大姐正在小心看护着锅炉中的火,旁边被塑料膜布包裹住的小山里摞满了已经装好料的菌包,锅炉蒸汽灶通过管子与其连接,通过高温灭掉菌包中的杂菌,这个过程在温度达到100℃后还要持续近20个小时。

菌种灭菌

拌料装包

东黄庄村党支部书记张延伟介绍:“高温灭菌只是蘑菇种植准备工作中的一步,每年七八月份,种植户们就会提前将高粱粒通过高温进行蒸煮,灭菌后与选择好的母种一起装入专用育菌瓶,等待菌丝发育。而后就会召集装包工人,将玉米芯制成的拌料装成一个两头都系上绳子的菌包,等待高温灭菌。这种菌包在菌种长完后,可以晒干当做柴火用,还能摇身一变成为有机肥料,实现‘以废造肥,以肥还田’,这可以算得上是绿色循环农业发展新模式。”

装袋接种

在阴凉的大棚里,负责装袋接种的工人正在把灭菌后冷却下来的菌包重新打开,将已经培养好的菌种分别倒入菌包的两头,扎好紧袋口。装好菌袋后,用二寸铁钉在菌包两头扎几个小孔,利于通氧促进菌丝的快速定植生长。

就这样经过层层培育,菌丝开始在菌包里繁殖,它们会在中秋节前后长成第一茬的蘑菇,带着菌菇种植户的期待出现在超市货架、市场摊位以及千家万户的餐桌上。

泥沟镇的菌菇种植已有近40年的历史,是远近闻名的蘑菇生产地,今年8月份,枣庄市台儿庄区鑫泉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泥沟镇吉庄村)被评为第一批枣庄市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市级农业“新六产”示范主体。如今泥沟镇蘑菇栽植规模还在不断扩大,品种越种越“精”,相信在未来的日子,在种植户的精心培育下,泥沟镇蘑菇品牌会越做越好,蘑菇们的市场会越来越“美”!(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环泽 通讯员 董晓娇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