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平乐2021年春节非遗展播丨平乐油茶



平乐
是一个三江交汇的地方
是两广一湖往来停驻的重要位置
独特的地理自然环境
孕育出独特的饮食文化

久居城中的平乐人
便喜欢以油茶来驱寒祛湿
一湾清江水,一把谷雨茶
碰撞出了无二的平乐油茶
今天
就让我们走进
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
平乐油茶

平乐油茶主要流传分布于平乐镇、二塘镇、沙子镇等一带,据明代平乐县志记载:因为乐江、平西江及山冲水、井水性寒,为常饮油茶可祛寒防病,因此具有民间广为流传以油茶代客的风俗。据文史记载:平乐油茶自明代年间就已经在民间生活中形成,一直流传至今从未间断,在整个县城及附近乡镇,几乎对油茶爱不释手,形成了家家户户爱喝油茶,家家户户会打油茶,甚至到了每至无茶不欢的地步。

制作油茶所需器具有:小杵臼、木瓢、瓦擂钵、小铁锅、铁铲,竹箪、瓦钵或汤盆、火炉、瓦罐或铁锅,平乐油茶选用清蒜头须、芹菜头须、葱头须为原料,做出来的油茶色泽乳白,鲜香宜人,香辣味浓,也有一番风味。值得一提的是,制作平乐油茶盐需在油茶做好后调入,这是保证成品成乳白色的关键。其制法为生姜、茶叶、花生、青蒜头须、芹菜头须、葱头须放入擂钵中擂制成“溶”,茶锅上火,放适量油烧热,下入“溶”料炒香,再加水熬制除尾、滤出茶水,再加水熬至反复三次,最后把三次熬出味的茶水混合在一起,煮开即可。

端上桌后,客人首先闻到一股葱花、香菜特有的香味,进口后出觉是茶叶的清苦,过后便是甘醇鲜香,令人回味无穷。

油茶的配料有葱段、香菜、花生米、炒米,麻蛋果、排散、玉兰片、虾片等;吃油茶时的小吃样式有脆皮发糕、蒸饺、油堆、金银粽、灰水粽、开口枣、油条、板栗粽、叉烧肉堆、丁肉包、叉烧包、开口笑、九层糕、熟粉粑、南瓜饼、粗盐粑、玉米馒头、高粱馒头、葱油花卷、柚子叶粑、印子粑、传家艾粑、马蹄糕、红薯饼、船家糖糕、船家假粽、米豆腐、凉拌粉丝、卷肠粉、油炸芋头粑、炒粉、炒水浸粑、大肚粑等。

首先把姜洗好,把葱、花生、茶叶,还有葱头,洗好后,把它舂碎,舂好后放到锅里炒,炒香以后,放开水下去,烧开后把汤滤出,就可以喝了。喝的时候要放葱花、香菜、锅巴、花生、放盐,喝油茶能够健脾美容,祛寒,喝了后特别提神。乾隆皇帝说过:油茶是“爽神汤”,所以我们平乐人个个喜欢喝油茶,天天喝油茶。

如今,漫步在平乐的大街小巷,特别是进餐时间,便会发现星罗棋布的油茶店里,朋友、家人、上班族、生意伙伴等三五成群地围坐在一张张小人桌前,一人一碗油茶,再配以各种小吃主食,或高谈阔论,或轻声细语,在这浓浓的茶香中悠闲的消磨着时光。平乐油茶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充饥饱肚的食物,它已经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油茶文化,是平乐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来源:平乐县融媒体中心 平乐县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