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彦丰

编辑:孙 晗

提起秫秸席子,四十岁以上的的北方人都知道是什么,那时的东北家家都有土坯炕,这秫秸席子就是用来铺在炕上的。

家乡人把高粱的秸秆叫做秫秸,秫秸席子就是用高粱秸去掉瓤子后,剩下的席迷儿编制而成的,有单皮和双皮两种,它可以根据土炕的长短、宽窄而决定,编制时随意大小,铺在炕上用一段后,色泽渐渐发红,席面日益光滑。

每逢秋天粮食上场以后,家家都去高粱地里割秫秸,拉回来后,我们这些小孩子都觉得好玩,就争先恐后的争着干,用片刀把秫秸的皮子剥掉,最快的去皮方法是用秫秸床子,也不知道是谁发明的,把剪子股分开后,各自折成U型,一头固定在长条板凳的一端,另一头用左手拿着,右手拿一根秫秸放在凳子上的U型剪子股里,左手的剪子股往上一扣,右手往后来回一拽,秫秸的叶子就掉的一干二净了,接着,就是大人们的活了,用一把快快的锓刀,把秫秸从中间均匀地劈开,用水浸泡两天后,再坐在地上,把半匹秫秸放在一块小木板上,左手拿刀,左脚蹬在刀背上,把放在刀底下的半匹秫秸用右手一拉,秫秸瓤子就会掉下来。

最后的一道工序就是编制了,不但能编制土炕用的席子,还能编制装粮食的穴子,根据粮食的多少,确定穴子直径的大小,一层一层往上穴,除此之外,还能编制我们抓蝈蝈的笼子和大人们劳作时防晒的草帽。

秫秸席子还有另外一个用处,那时的农村比较穷,人死后,有钱的人家买棺材发送,没有钱的用家里装衣服的柜子装着发送,连柜子都没有的人家没有办法了,就用秫秸席子把尸体卷上发送了,我就亲眼看见母亲的远房叔叔亲手编席子发送了他的媳妇,那凄凉的一幕让我至今难忘!

如今,秫秸席子早已经被花花绿绿的地板革取代,但那从我出生时就陪伴我的秫秸席子却让我终生难忘,那分开的剪子股、那锓刀刮下来的秫秸瓤子、编制时上下舞动的双手,还有那一觉醒来粘满全身的秫秸花儿……

请关注我们!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