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我其实很喜欢夏天,忙忙活活出一身大汗,然后痛快的洗个澡。
一晚上连风扇都不用,凉爽又舒适。
我不喜欢铺凉席,往上一躺,凉的扎人。
我睡觉爱开着窗子,夏日的晚风还是凉爽的。
虽然常识是“睡处不可当风”,但是我一直喜欢开窗睡觉。
沐浴着徐徐和风,觉得和大自然融为了一体。
其实还是喜欢住平房的日子,不用关窗户,不用拉窗帘。
晚上有风、有雨、有月、有云,开着窗子,什么都有。
一扭头,就看见灿烂的星空,月光下,银河横贯天际,牛郎织女星在天河两边隔河相望。
更小的时候,到了夏天,我们在院里铺上篙垫(麦秸秆扎成),然后铺上褥子,一家人躺在上面,看着蔚蓝的天空,听妈妈讲牛郎织女的故事。
而村里其他的人家,有人跑到房顶上去睡,房顶上更凉快,没有建筑物遮挡,风来的更痛快。
有时候,爸爸在院子里的两颗树之间架起一根木条,然后开始用高粱杆打席子(我们这边叫打苞)。用苞茎子(一种用蓖麻皮搓成的绳子),做纬线,绳子一头栓在木条上,隔一段栓两根,绳子另一头栓着砖头,留一段够用的多余的都缠在砖头上,放一根高粱杆,绳子就交叉缠过来,如此周而复始,直到打的席子够长才停下。
还有爷爷,一到快收麦子时候,就割了不少蓖麻回家,先在水里泡一夜,第二天把蓖麻杆的皮都剥下来,然后搓成绳子,那麻袋也用蓖麻皮织的。
爸爸吃饭就去打苞,据说快手的话一晚上能打一床苞。
村里的老太太,晚饭后聚集在街上聊天,三五成群,为免蚊子骚扰,于是把白天割的艾草编成绳子,就点燃后放在聊天人群的上风口,于是艾草的青烟把想来分一杯羮的蚊子都赶跑了。
我们则在街上玩游戏,玩捉迷藏,不月上中天都不回家睡觉。
那个时候的农村很热闹,年轻人多数都在家,很少有出门打工的。无论农忙还是农闲,农村里都是热火朝天。
但是现在的农村,年轻人都出门了,只留下老年人和孩子。
你现在再去农村大街上看看,非常冷清,没有几个人。多数不是在家玩手机,就是在家看电视,人和人之间没有多少信任和感情。走动很少了,人们之间都生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