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简史:盗墓者由官方走向民间的历史,盗墓者的秘术

大家好呀,我是钱丢丢,上一期丢丢以故宫为案例讲述了阳宅的风水,但在风水一脉之中,活人的阳宅风水只占一半,死者的阴宅风水在风水秘术之中更加出名,中国人,自古至今都有着一种奇特的灵魂观念,自秦汉之时,就认为人死后和生前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以对于死后世界的布置,中国古人可谓是非常的重视,这也衍生出了古代中国人喜欢厚葬的习俗

这些习俗逐渐的结合中国风水哲学,形成了风水之中为死者选择墓地的学问,自古以来,风水术士依靠风水一脉秘术,探查大地之上的龙脉走向,帮助皇帝们寻找那些风水极好的墓穴,以保证皇帝在死后,依旧是九五之尊,并且以墓穴大地龙脉的威力护佑子嗣。

这种寻找墓穴的风水方术,在古代逐渐的演化出了两种职业。

第一种是风水先生,这些风水先生会专门帮助权臣富商,选择好的墓地以此来赚取钱财,更好的生活。

第二种就是盗墓者,这些盗墓者有的事官方培养的,有的事民间自学成才的,盗墓这一行的称呼很多,最出名的有发丘、倒斗、摸金校尉、土夫子之类的称呼。

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古至今的盗墓者,基本上把风水宝地的墓穴,史书上记载的皇帝陵墓,都找了个遍,以至于现代考古学家会感叹,一百个陵墓,其中九十九个都是被盗过的,可见,盗墓对考古的影响之深。

盗墓者在千百年的演化中,也形成了一系列的秘术与技艺,不过,想要了解这些技艺,还要在最开始的盗墓活动讲起。

在春秋时期,古代中国人就有了厚葬的习俗,一些君主和士大夫在死后,会有要求用自己心爱的事物,或者让自己喜欢的奴仆陪葬,以达到在死后还享有这些东西,当年,战国七雄各自征战,始皇帝嬴政一扫六合,统一天下建立秦帝国,术士徐福寻找长生不老药多年不归,始皇帝开始放弃长生的幻想,修建大型陵墓,期望死后还能作为阴间至高的皇帝。

秦二世时期,各地起义军揭竿而起,最后,楚霸王项羽破釜沉舟大败秦军,坑杀秦军二十万,打入秦国关内,进入咸阳城,杀死了投降的秦王子婴。

项羽集结三十万的士兵,开始盗取秦始皇陵,这是第一次,大规模盗取陵墓的事例,据史料记载,整整进行了三十多天,将秦始皇陵墓之上修建的皇宫掠夺一空,并以大火,焚毁了秦始皇陵墓的地上部分。

楚霸王项羽之后,盗墓者屡禁不绝,逐渐的就形成了中华文化中的一种职业,这种职业到在西汉时期被汉景帝的曾孙,广川王刘去发扬光大。

刘去虽然生在帝王世家,但从小不走正路,专门喜欢集结纨绔子弟游手好闲。

刘去不知道为什么,对盗墓这一行当有深刻的兴趣

据记载,广川王刘去的封地之中,有许多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墓。

刘去就招募了史学家、风水术士等对历史风水有研究的人,组成了一支官方的盗墓小队进行盗墓,据说,他封地里的古墓,都被他盗取过,在《太平广记》记载,刘去依照史料与风水术,找到了魏襄王的墓穴,这个古墓以巨石为基础,用熔化的铁水将整个墓门封死,刘去命人不眠不休凿了三天才凿开,凿开之后,墓穴里面散发出黄色的浓雾,这种黄色的浓雾苦辣冲鼻,晾了七天之后,才将黄色的毒雾散去。

魏襄王的墓中外棺以大理石雕刻而成,大小可容纳三十多人站立其中,周围有以石头雕刻的武士以及侍女,而棺椁之内竟然没有木棺和尸体,棺内的宝物竟然也不翼而飞,只整整齐齐的留着两把铜剑,以及一些平常梳洗用的金银器和铜镜,似乎曾经有人居住在这里一样。

刘去将铜剑戴在身上,便离开了这间巨大的墓室。

不过刘去在盗墓时也遇到过令他害怕的事,据说,刘去盗魏王儿子且渠的墓穴时,打开墓穴,里面竟然没有棺材,在墓穴的中央有一个石床,石床宽六尺,长一丈,在南面有一个屏风,在墓室的石床底下,铺满了白色晶亮的云母,石床上有两具尸体,一男一女,头朝向东边,尸体赤身裸体,既没没有被褥,也没有衣物,这一男一女两句尸体,皮肤、牙齿头发都水润有光泽,刘去顿时感到一阵莫名的恐惧,也不敢再仔细勘探,慌忙退出墓穴,命人将墓穴按照原样再次掩埋了起来。

西汉广川王刘去盗墓的事迹,也掀起了贵族或官方盗墓的传统。而此时盗墓的主力军,大部分都是有权有势的贵族,盗墓的行业都是大模大样的由官方接手。

到了东汉末年,董卓篡权,当董卓执掌大权之后,就开始盗取汉朝皇帝皇后以及名臣的墓,不过董卓不仅仅是想要金银财宝。

他想要的是古墓中的一种药,据说董卓有一个孙女名为董白,董白长的花容月貌且乖巧伶俐,但唯一可惜的是,董白因为自幼先天不足,无法开口说话,董卓听闻汉武帝刘彻喜欢访仙问药,也许汉武帝的墓中有能够治病的灵药,于是命令自己新收的好干儿子吕布盗取皇陵。

后来董卓被新收的好干儿子吕布杀死,大乱之后,一代枭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赤壁之战,孙刘联军大败曹操,一时之间天下竟然以魏蜀吴三国划分,成就了三足鼎立的掎角之势。

曹操本想一统天下,但突击战变为了持久战,军中经费不足,于是受到董卓的启发开始组织盗墓。

此时的盗墓业从不入流的贵族兴趣,一跃成为了官方认可,在特殊条件下形成的官职。

根据鲁迅考据,据说曹操专门设立“摸金校尉”和“发丘中郎将”,这些人集结士兵,史学家,风水术士等等能人,专门在曹操管辖的地区进行古代陵墓的挖掘,将那些挖掘出的黄金宝物,进行编目分类,然后作为军中的粮饷,供给曹操军队使用,因为得到官方的认可和允许,当时的摸金校尉不像现代小说中那样,

鸡鸣灯灭不摸金,而是一群极为没有技术和职业操守的盗墓者,具史料记载,摸金校尉所到之处,陵墓凌乱不堪,帝王诸侯的尸骸遍布陵墓周围,最惨的当属汉朝梁孝王的墓穴,梁孝王是汉景帝的亲弟弟,在墓穴之中的宝物,堪比皇帝的宝库,据说摸金校尉们将梁孝王棺椁砸破,在墓穴之中得到数万斤的黄金,这些黄金足足供养了曹操军队三年的时间。

后来三家归晋,西晋东晋相继灭亡之后,中国历史又进入了一段混乱的时期,先后出现十六国、南北朝以及五代十国,这期间,政治动荡,政府管控不严,对于民间盗墓打击力度不大,

因此,那些摸金校尉之类的官方盗墓小能手们,逐渐的形成了民间的团一组织,但没有官方的背景,盗墓这项技术,由毫无遮拦的武力盗墓,发展为了有着高超侦测、隐藏、挖掘功能的盗墓一脉秘术。

将那些民间的盗墓者撇开不谈,那些职业的盗墓者,一般由师徒和父子之间传承,这些盗墓者们基本上有血缘关系,相互间都有着很深的信赖关系。

盗墓者的秘术和医道的秘术很像,有着“望、闻、问、切”四个重要的步骤。

望是指看风水,是盗墓一脉中第一重要的秘术,中国地大物博,即便是在一个小乡村里,想要准确的找到墓穴也如同大海捞针。

一般,按照风水秘术找到的风水宝地,基本上都买藏着古人的墓穴。

因此,老一代的盗墓者都精通风水之术,即使不盗墓了,在家歇业也会有口饭吃。基本上深知风水秘术的盗墓者,能够百发百中的找到古墓。

第二个“闻”,则是通过嗅觉闻出地下土壤的变化,从而判断地下是否真的有墓穴,洛阳铲是闻之秘术的标配,一铲子下去,能够将深层的泥土带出一些,那些有经验的盗墓者,将泥土拿在手中一看一闻,便可知道这地下是否有墓穴。

闻这种秘术不仅可以用来盗墓,也可以用来判断古器文物,据说长沙刚解放时,抓到了一个老盗墓者,此人以闻土盗墓的秘技出名,但凡有古代文物出土的,他一闻便可判断真假与朝代,但这个人专门盗取古墓卖给出价高的外国人,因此,当时以倒卖古物的叛国罪论处,

而第三个“问”字,则是一门沟通的学问,精通问字奥义的盗墓者,一般也精通历史,他们会走街串巷,询问各种古代的趣事,并且会专门阅读一些县或一个城市的地方志和古碑,通过检索这些庞杂的信息,来达到精确找出古墓的效果。

第四个字“切”,则是指具体盗墓的过程与手段。

一般盗墓者会以“望、闻、问”来找到墓穴,然后召集同伙开始准备进行盗墓。

但明清两代中央政府权利极大,一旦抓到盗墓贼会立刻斩首示众,罪行与欺君和谋反一个级别。

所以深知切字秘决的盗墓者,会确定好地点后,安排布置整个盗墓过程。

如果地点是个村子旁的荒地,盗墓者会先租下来荒地,开垦之后,种上高粱或玉米这类长得非常高的植物。

当植物长得差不多,就可以用植物为掩护,用青色的纱帐来掩盖盗墓时挖土的痕迹。

如果地方在城里,就会先买下古墓之上,或者是比较近的屋子,然后在屋子里开始挖盗洞。

在进入墓穴之后,由身材娇小的盗墓者进入棺材,从尸体的头部开始摸起,从口到肛门,所有用来堵塞九窍的东西,例如宝珠口塞,玉耳塞、肛塞等等,全部一次性的摸出来,这个过程之中,盗墓者会与尸体离得非常近,要求盗墓者要胆大心细,并且能够认清宝物价值,一旦宝物太多,也需要做一些取舍,把那些没什么价值的东西留在棺内。

想一想,一个人近距离的,面对一具高度腐烂的尸体,恶臭和腐烂的气息扑面而来,要将尸体从上到下一丝不落的摸一遍,连衣物和鞋袜也要轻轻的在尸体上脱下来,然后以极快的速度判断古物的价值,再进行一番取舍之后,

拿着宝物倒退着走出窄小的盗洞,还要时不时提防外面接应的同伴,以免对方见财忘义,拿着宝物后落井下石,这是一种在身心上都备受折磨的行业。

望闻问切,但凡学会其中两门,那么就算是一个非常厉害的盗墓者,四门都学通透的就算是体面的学问家,到哪里都有口饭吃,自古以来这种人愿意盗墓的,还真没几个。

好啦,到了这里,本期关于盗墓的内容也就结束了,大家的收藏和点赞对丢丢非常的重要,会帮助丢丢更好的写作,喜欢本期内容的话,也请帮助收藏和点赞支持丢丢,下一期丢丢将会讲述那神奇的民间茅山法术,那么我是钱丢丢,我们下期中国神话再见吧,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