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QQ的提示音响起。原来系统提示我,有好友的生日到了,并且系统已自动帮我准备好了礼物。

      今天是大年初三,民间流传有说法,年初三是谷子的生日,俗称“谷日”。几千年来人们沿袭着这一天不能吃米饭的习俗。禁食米饭的原因是:古代人民多以农耕为主,农业、收成对人民的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民以食为天”,人民深懂敬畏自然、重视农业。于是把年初三这样全国各地都隆重庆祝的日子定为“谷子的生日”。这一天家家户户要祈年,否则来年就会影响谷物收成。

      我虽生长于北方,可自小就格外喜欢吃大米。一碗饱满晶莹、清香弹糯的白米饭,或配以滋味浓郁、汤汁鲜香的荤菜,或配以青绿爽脆的鲜蔬,亦或搭一盘红黄显眼的番茄炒蛋,哪怕是一小碟酱菜、泡菜、辣白菜,无论哪种搭配对我都是口腹之欲的享受。

        家人们自然知道我从小的喜好,更何况现在是年节,轮上先生值班,儿子也不能回来团聚,所以妈妈早早做了我爱吃的菜肴、米饭,喊我回家一起吃。

      只是饱了口腹之欲后,才想起今天是“谷子的生日”,自己是不是把要耕种的谷物种子也吃了。

      可见,人的本性拒绝口腹之欲难,觉知亦难。所以在符合个人口味的喜欢、美食诱惑与觉知之间,人多本能地选择先满足前者,然后才觉知。所以理解孔子为什么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了。在人人追求奢侈享受的风气面前,颜回依然安享清俭,保持“仁”的操守,确实不得不令人敬佩啊!

      其实,北方面食也品种繁多且美味儿。比如各类荤素合子、饺子、包子、面条等,都是年初三这天的美食选择。一个人在家不想麻烦着做,去妈妈家聚一起吃热乎。

      妈妈知道我的口味喜好,是心疼我,才做了我爱吃的米饭、炒菜,这是爱的体现,有爱在,就不言忌了。和家人一起吃着饭,听着爸妈叼念着:“多吃点,都吃完,不要浪费,一粒米、一穗麦农民是一个汗珠掉地里摔八瓣呀,你们这些娃娃呀,可要珍惜呀!”这个道理我们都懂得,不过,也只有在和父母辈一起吃饭时,才能遵守执行的最到位。所以,有时回家吃饭,感受父母之爱的同时,无意中再接受下他们的教育,松懈了的节俭习惯被他们再提醒,也是乐在其中呢!

        其实,年初三,不光是“谷子的生日”,老鼠娶亲日、小年朝(天庆节)、赤狗日、猪日,无论怎样的流传与沿袭,都是人们祈愿着丰收、安泰、幸福生活的美好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