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敢说,十一旅游大军中绝对没有农民!

金秋十月,本是举国欢庆、阖家出游的好时节。朋友圈里,不是在秀丽的山水间打卡,就是在异国他乡体验风土人情。在这片欢腾的景象之外,却有着另一幅截然不同的图景。

广袤的田野上,金黄的玉米穗迎风摇曳,沉甸甸的稻谷压弯了腰。农民老李顾不上擦拭额头的汗水,挥舞着镰刀,收割着一年辛勤劳作的成果。对他来说,十一黄金周的热闹与自己无关,他有的只是满心的焦虑。

今年的玉米价格持续低迷,老李看着仓库里堆积如山的玉米,愁眉不展。高价的种子、化肥、农药,加上日益上涨的人工成本,让他几乎赚不到什么钱。原本指望着能趁着十一假期带家人去城里看看,现在看来,这个愿望又要落空了。

“哎,城里人旅游,我们农民种地,各有各的活法吧。”老李叹了口气,语气中透着一丝无奈。对他而言,旅游是遥不可及的梦想。繁重的农活、微薄的收入,让他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考虑那些“诗和远方”。

事实上,老李的困境并非个例。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旅游依然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他们常年扎根于土地,收入来源单一,抗风险能力弱。在他们看来,与其花费不菲的费用去旅游,还不如把钱省下来,改善一下生活,或者为孩子攒点学费。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近年来选择在农闲时节外出旅游的农民也逐渐增多。他们有的选择周边游,感受家乡的变化;有的则选择去大城市开开眼界,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

不可否认的是,受制于经济条件、文化水平、信息获取渠道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农民参与旅游的比例仍然较低。如何让更多农民能够享受到旅游带来的快乐和幸福,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