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冯小刚导演的作品《集结号》的都知道,张涵予凭借谷子地这个角色,拿下五个影帝,大器晚成终有名。
谷子地,为了查明当年集结号是否吹响,千里迢迢,千辛万苦,硬要找团长问个明白,几乎成了疯子。
谷子地的原型是谁呢?历史上,还真有这么一位,他就是英雄常孟兰,《集结号》原著《官司》的作者也表示,小说就是以常孟兰老英雄的故事写就的。
常孟兰,1924年出生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赞皇县张楞乡北竹里村,20岁参军。
1948年11月19日,时任晋察冀军区四纵十旅三十团三营八连二排排长的常孟兰,所在的团在转移过程中碰到国民党主力,由于敌强我弱,必须撤离。
断后的任务交给了八连,而连长又把吸引敌人主力的任务交给了常孟兰,只要能拖到天黑,就完成了任务。
什么时候撤退?号声响起时!
拖到了天黑,8个人只剩了6个,已经完成了任务,但迟迟没有听到号声,一直到敌人已经攻上来了,几个人才各自突围。
突围后,他开始找寻部队,但因为战乱多,部队行程也不定,所以一直没能找到,常孟兰只得回到老家。
回到家的常孟兰,并没有安心,牵挂、少许愧疚以及永远的心结——集结号到底有没有响,一直在他心头萦绕。
新中国成立后,他去了北京,没有找到;第二次去北京还是没有找到……40多年过去了,心结始终没能解开。
直到1996年,才在王定庆少将的帮助下,找到当年的晋察冀军区第四纵队,而常孟兰所在的三十团已经成了辽宁本溪的一个地炮团。
此时,距当初已经48年了,他已经72岁。
其实当时已是大年二十九,但常老等不及了,带上钱和行礼,从河北出发,一直到东北。大年三十,他在大雪中徒步前往部队营房,又冷又饿,差点冻死,幸亏部队的给养车发现了他。
常老跟新的王团长讲完当年战事,起身、立正、敬礼,大声喊:“报告!团长同志,原晋察冀军区四纵十旅三十团三营八连二排排长常孟兰……奉命于坚持到最后,在战斗中我与部队失散,两名战士牺牲,其余人员下落不明……请首长指示!”
但根据团史,他所在连队之人均已牺牲在朝鲜战场。当时连长为何没有按照约定吹响撤退的军号,已成一个永远的谜。
他行走坐卧都保持着军姿;他只穿军服;他特别喜欢当兵的;他在别人眼里是异类……
没有人能懂得军人的心,没人能体会他,即便是亲人。2004年农历十月二十九,常孟兰老人安详辞世。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