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仁村乡260亩地黄迎来了丰收季。近日,记者走进仁村乡仁村村地黄种植基地,机械在田间作业,将深埋在地下的生地黄翻挖出来,翻、搂、抖、筛……基地附近的群众手脚麻利,动作娴熟得分拣地黄,一片忙碌景象。

“我们仁村村流转260亩土地,用来种植地黄,每亩地给农户支700元土地流转费,今年地黄长势比较好,收益也很可观,每亩地收入在12000元。”谈起今年的收成,郭丰乐满脸笑意。

地黄价值用途广,经济效益可观,市场需求旺盛。今年以来,仁村村立足实际,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流转260亩土地规模化种植地黄,在采收期每天需要50到80名务工村民前来采收,有效拉动当地村民增收。

“天冷了,在家也没事,这村里的地黄熟了,来这干干活,一天挣个六七十块,也挺好。”村民刘小爱告诉记者。

为拓宽销售渠道。2022年该村成立了渑池地黄玉米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党支部+村集体+农户”模式,并与大型中药材公司签订收购协议,走规模化发展道路,增强村级自身造血功能,真正让地黄成为致富的香饽饽。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在中药材上做文章,立足本土资源,扩大种植面积,把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作为引领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抓手,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仁村乡仁村村党支部书记郭丰乐信心满满的说道。

近年来,仁村乡紧紧围绕“乡村振兴 产业先行”理念,依托本地资源优势,积极优化产业结构,因村施策、因地制宜,逐步形成了“坻坞川种谷子、山坡地种药材、流转地种辣椒”的产业发展格局,开启了乡村振兴产业兴旺之门。

融媒记者:袁召玉 视频:宋佳

声明:本作品系渑池县融媒体中心原创,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

更多新

  • 全县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推进会召开

  • 渑池县举办仰韶大讲堂暨消防安全专题培训会

第2647

总策划:马 平 策 划:李 新 审 核:王 娟

统 筹:韩 鹏编 辑:梅 宁 校 对:李丽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