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老生前的“禾下乘凉梦”成真,中国巨型稻试种成功,可长2.2米
我有一个“禾下乘凉梦”!
这句话我想大部分中国人都听过,这是***先生生前的两个梦想之一,这个梦想真的有办法实现吗?

袁老爷子曾经说过他曾经做过一个禾下乘凉梦,在梦里他见到稻子和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那么长,颗粒像花生一样大,而自己和助手一起坐在水稻下乘凉。
这是袁老爷子的梦想,也是一个不简单的梦想,想要实现太难了,不过袁老虽然已经逝去了,但是我们的农业科学家却没有将袁老的梦想遗忘,而是实现了它。

对,你没听错,实现了,这就是中国巨型稻。
就在今年9月7日,袁老91岁诞辰那天,在祝岗村,首次试种的“巨型稻”获得成功,袁老的“禾下乘凉梦”成为了现实。
那这巨型稻最高有多高呢?

目前最高已经可以达到了2.1米之高,也就是说已经比大部分人类都要高了。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神奇的中国巨型稻,又是如何让袁老的梦想成真的。
其实对“巨型稻”的研究从很早就已经开始了,对于巨型稻的研制就是奔着穗长粒多去的,这样才能够对得起巨型两字。
当时夏新界带领着平均年龄不超过40岁的科研团队开始培育巨型稻,想要培养出穗长粒多、圆润饱满,平均每蔸水稻能达到1.8米的品种。

就在2007年,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夏新界所带领的团队成功培育出湘巨1号,湘巨2号等巨型水稻,这无疑是标志性的一大跨步。
培育出来以后,自然得种了才知道,于是就在常德西洞庭建立了巨型稻的试验田,很幸运在2013年,培育的水稻试种成功,亩产突破到了1000公斤,接下来就是优化乃至培育更新的品种。

到2016年,在夏新界的带领下和湘丰集团进行了合作,且在长沙地区种下了第一批巨型稻,这一批的巨型稻显然更高产、更优质且更高效的“巨人稻”。
在科研人员的努力下,2016年,团队正式宣布,更优质的“巨型稻”出现了,并经过了权威公司的测试终于确认巨型稻是一种水稻新种质材料。

这种稻高产且优质,株高可达到2.2米,亩产则在800千克以上,也能突破1000千克,比起预想的1.8米要更加的高,除了高产,它还有抗倒伏、抗病虫害、耐淹等特点。
知道了这些特点就明白,巨型稻能够免去很多的灾害,少了病虫害的侵扰,水稻自然增强了生命力,耐得住淹涝,那么一旦发生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也能减少损失,这样也就能够稳定产量。
目前巨型稻比一般的常规水稻生物量要大上50%以上,更能够比常规水稻增产15%-20%,可以看到这些水稻每蔸大约有40个稻穗,而稻穗的粒数可以达到800粒,并且每千粒稻谷大约重28克。

而在袁老生前也时常会去现场指导,而现在正是成功实现“禾下乘凉梦”的时候了。

而此次祝岗村的巨型稻试种成功,就是引进的中国亚热带科学院的新品种,它们茎秆粗壮,直径在1厘米这样,别小看了这1厘米,可是普通水稻茎秆的两倍,稻谷不仅颗粒大,平均产量还比普通高出1-2倍,有的时候能高出4倍左右。

根据负责人饶大恒介绍,这种大米营养价值也非常高,富含了丰富的钙、锌、镁等营养元素,就连蛋白质的含量也非常高,适应性也很广,很多地区的气候、土质都很合适,是带动农民致富的好产业,并且也适合做立体农业。

在稻田里养虾、养鱼、养蛙等等形成种养结合,这样就可以做到提高综合经济效益了,想来在未来,禾下乘凉会变非常常见,也不用是存在梦里的场景了。
就是不知道这“巨型米”会卖多少一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