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生产出天然、富营养、高品质有机谷子,需掌握以下几点

谷子是我国北方冷凉半干旱区重要的粮食作物,粮饲兼用,抗旱耐瘠薄,适应性广,光热和水分利用率高,蒸腾系数是玉米的50%、小麦的30%、水稻的25%,是传统的有机旱作优势作物,营养价值高且均衡,含人体需要的多种营养元素,属杂粮之首。小米有养肾气、除胃热、清热解毒、止消渴、利小便等功效,是药食同源食品。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市场需求由“解决温饱”,向“吃得好、吃的安全、健康、好吃、营养”方向转变,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成为时代新宠,市场前景广阔。然而,传统谷子人工种植单产低,间苗除草费工时,机收损失大,农村缺少壮年劳动力等成为谷子发展的桎梏,种植面积逐年下滑,2016年全国种植面积仅59.93×104hm2,总产量183×104t,同比减少30.60%,严重制约谷子产业的发展。为此,经过多年攻关,研究出渗水地膜产品、专用播种机和旱作高产集成技术——有机谷子渗水地膜波浪型机穴播高产技术,解决了“旱、寒、瘠”问题,品质产量显著提升,对农业调产,打造长城沿线谷子有机旱作高产优势带,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机旱作谷子

在北方半干旱和半湿润偏旱冷凉区,依靠天然降水,通过施用有机肥和轮耕等措施满足作物营养需求,充分利用自然光热水气资源,生产中不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植物激素等,产地达到“AA”级绿色食品生产环境标准,用非转基因种子,实行全程有机管理,生产出天然、富营养、高品质有机谷子。

二、 渗水地膜

用特有配方工艺生产的具有微米级双层小孔的地膜,有渗水、保水、增温、调温、微通气等功能,可改善作物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提高水肥利用率,实现高产增收。

三、 关键技术

1 .选地轮作

谷子抗旱耐瘠,适应性强,选择土质疏松的沙壤土、黄绵土、褐土等土壤,土层深厚、有机质高(>2%)的中性或微碱性土壤,通风排水、光照充足的地块。避免重茬,轮作转换期2年以上,前茬最好为豆类、马铃薯、麦类、玉米、高粱等茬口。土壤环境质量符合GB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大气环境质量符合GB30954-1996中的二级标准及GB9137规定的相关标准。远离工矿区、交通干线、工业污染源、垃圾场等,与常规作物形成有效隔离带,确保能阻挡邻近地禁用物质飘移。

2. 精细整地

谷子粒小苗弱,墒情充足,精细整地是关键。秋季深耕耙耱,耕深25 cm以上,有效清除杂草、减轻病虫害。春季结合施肥慢速浅旋,旋深15 cm左右,达到上松下实,土层细碎,旋后立即耙耱镇压保墒,最好即旋即压即种。墒情好地力肥的地块也可免耕直播,墒情差的地块早春整地,雨后趁墒快播。

3.合理施肥

重施底肥,春季整地时一次施入腐熟农家肥(羊粪、牛粪、猪粪最好)60 m3/hm2,或经有机认证的有机肥4 500 kg/hm2。肥力较差的在拔节期和抽穗期喷施有机认证的叶面肥,禁止使用化肥、硝态氮肥,作物生长调节剂等。

4 .选择良种

结合生产、市场需求选择适合当地生育期的优质高产抗病耐旱品种。机收区选株高适宜、谷码较紧的品种。适宜山西种植的谷子品种,常规种有晋谷21号、晋谷29号、晋谷59号、长生07等,杂交种有张杂3号、13号等。晋谷21品质优收购价高,适宜山西、陕西北部春播,晋中、晋南复播。张杂号生育期短,适宜在河北、陕西、山西等≥10℃积温2 700℃以上地区种植,适合主要追求产量的农户。

5 .适期播种

播期要考虑品种生育期、土壤水分(16%以上)、温度(地温稳定在10℃以上)、病虫害(白发病、粟灰螟易发区晚播)等。无霜期较短(110~125 d)地区4月中下旬播种,无霜期较长(130~160 d)地区结合农时、墒情和天气确定,一般在5月中下旬播种。山西东西两山旱地4月中旬到5月初播种,平川5月中下旬,复播6月25日前。总体原则:冷凉干旱区抢时、抢墒并重,温热区宜晚不宜早;同一生态区生育期长的早播,遇持续干旱可干播等雨。

6 .种子处理

种子包衣能有效防治病虫害,提高出苗率、促进生长。自留常规种播前进行种子处理,把种子晴天摊晒2 d(增强胚活力,提高发芽率),再用10%的盐水选种,充分搅拌漂净上层瘪谷和草籽等杂质,清水洗3遍后用药剂拌种,摊在阴凉处阴干。防治谷子白发病和粒黑穗病可用35%甲霜灵和40%拌种双按1∶2复配,或者用35%甲霜灵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1∶2复配,按种子量0.3%拌种。地下害虫严重时,用50%辛硫磷乳油按种子量的0.2%拌种,堆闷5 h后晾干。

7 .地膜机具

渗水地膜和播种机是山西农科院资经所自主产权专利产品,2MB-1/4型用幅宽1 650 mm渗水地膜,适于平坦大地块,配套22 kW拖拉机,大轮外轮距≤1 250 mm;2MB-1/3型用1 300 mm渗水地膜,配套22~44 kW拖拉机,大轮内轮距>900 mm,2MB-1/2型适于小地块,用800 mm渗水地膜,小四轮或22 kW拖拉机牵引,波浪形覆盖。

8 .机具调整

播种量通过分种器调节,常规种单穴10粒左右0.067 hm2播量0.3 kg;杂交种单穴15粒0.067 hm2播量0.5 kg。

播种机可一次完成开沟、铺膜、覆土、穴播、镇压等工序。要据土壤质地虚实度和含水量调节播种机开沟深浅、播种孔覆土量、压膜土量、镇压力度等,调整不好影响出苗,开沟深浅、覆土量大小是调试核心技术,机手须熟练掌握调节技术,苗孔覆土不得大于10 mm。墒情好质地黏重的土壤播种孔覆土要薄,膜两侧覆土以压实地膜为宜,土量不宜过多。

9 .播种密度

播种机穴距200 mm,行距可调为400~450 mm、条带间距650 mm左右,每0.067 hm2约7 000穴(允许有15%空穴率),每穴平均5株就不需间苗。最适0.067 hm2苗数:高肥力地3.5×104~4×104穗、中等肥力地3×104~3.5×104穗、低肥力地 2.5×104~3×104穗。

10 .播种模式

渗水地膜波浪型全覆盖模式,一膜4行3条集雨沟,如图1,苗在高处播后降雨不板结,集雨沟蓄积小雨下渗高效解决作物需水,较常规种植省肥30%、省种60%、省工4个、节水0.067 hm2利用小雨100 m3、增产30%以上。



图1 波浪型全覆盖Fig.1 Full coverage of wave form

11 .田间管理

出苗时及时检查,覆土过厚或苗孔错位的要及时放苗,避免窝苗烧苗。拔节期和孕穗期进行中耕除草,膜间杂草用锄草机或人工除掉,严禁使用化学合成除草剂。

病虫防治用农业物理防治,也可用植物源农药或按GB/T19630.1-2011附录A(规范性附录)表A.2中植物保护品种规定进行防治。

12 .收获储藏

谷穗变黄籽粒变硬适时收获,收后清理农田残膜。人工收获要单收单脱防止污染,收获过晚会落粒、降低小米品质。收后及时晾晒,水分低于13%入库,贮放场所要通风干燥,防鼠防潮防霉,不与易燃、有害物混放,用干燥清洁工具运输。

四、结语

保护生态,节水发展是我国北方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加大有机旱作研究,走山西特色的有机旱作路子,提高粮食品质、机械化水平和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供给,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以上就是小编今天所有的介绍了,感觉有用的可以转发收藏,有疑问的可以评论。最后请大家点个赞吧!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