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格是多少?为什么没有被调

2019年2月25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公布2019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格的通知》,与去年相比今年稻谷的最低收购价格政策晚发了16天,且是有记录以来发布最晚的一次。2019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格保持不变,那么最低的收购价格是多少?为什么没有被调低?有什么好处?


一、2019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格

从内容来看,2019年国家继续在稻谷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格政策,综合考虑粮食生产成本、市场供求、国内外市场价格和产业发展等因素。经国务院批准,2019年生产的早籼稻(三等,下同)、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格分别为每50公斤120元、126元和130元,保持2018年水平不变。另外,通知还要求各地要引导农民合理种植,加强田间管理,促进稻谷稳产提质增效。

二、2019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没有被调低的原因

国家对稻谷、小麦在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对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稳定价格水平、引导结构调整 、促进规模经营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年来,受国内外经济增速放缓、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大幅下跌等因素影响,国内粮食市场形势发生重大变化。

1、部分品种阶段性产大于需,国内粮食价格大幅高于国际市场,库存高企,收储压力增大。

2、农民种植优质粮食的动力不足,市场活力减弱、用粮企业经营艰难等问题都非常突出,影响了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据了解,截至道2018年我国稻谷市场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已经执行了15年,粳稻的最低收购价由2004年的0.75元/斤一路上调到2014年的1.55元/ 斤。


三、稻谷最低收购价连续7年上调的好处

针对这种情况,近年来国家不断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自2015年来,稻谷的最低收购价格连续7年上调,保持稳定或逐步下调,截至2018年止,经过三年的改革成效初显。

1、改变了价格水平只升不降的市场预期,托市收购量大幅减少,市场化购销发挥主导作用。

2、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优质稻谷、小麦的面积逐步扩大,品质的逐渐提高,推动我国粮食生产向更绿色和更可持续方向来加快转变。

3、增强了市场主体活力,激活了下游产业链,粮食加工企业经营状况向好,实现了产业上下游的协调发展。

稻谷与小麦是我国居民的基本口粮,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实施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立足国内保障粮食等重要的农产品供给,统筹用好国际国内这两个市场及两种资源,科学确定国内重要的农产品保障水平,健全保障体系,提高国内的安全保障能力。将稻谷、小麦作为必保品种,稳定玉米生产,确保谷物的基本自给,口粮的绝对安全。


以上就是关于2019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格的有关信息,经过近年来最低收购价格的不断调整,市场效果得到明显改善,我国稻谷、小麦库存大幅增长的势态已经消失,加上2018年稻谷最低收购价下调幅度较大,为了保证口粮安全,2019年不再继续下调稻谷最低收购价比较合乎市场实际,也有利于保扩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与此同时,我国地少人多,且粮食生产方式仍比较落后,必须保持一定的粮食生产能力才能够保证粮食安全,各地要引导农民合理种植,加强田间管理,促进稻谷稳产提质增效。

附:2004年以来稻谷最低收购价调整情况


关于2019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格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