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稻谷是如何变成大米的?这群孩子变身“食”场调查员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赵秀蓉 记者 张瑜)倡导爱粮节粮,杜绝餐饮浪费。8月27日,根据2020年南京市粮食科技周活动系列活动安排,南京市发改委、六合区发改委联合南粮集团、六合程桥粮食储备库,共同举办“科技创新促发展,兴粮兴储保民生”粮食科技亲子活动。当天,机关干部职工及子女走进南粮灵山粮食物流基地和六合程桥粮食储备库,从参观实践中体会“一粥一饭,来之不易”。

△到粮库参观

在六合程桥粮食储备库,家长和孩子们通过参观粮食文化墙,了解了水稻种植历史、农耕粮食文化,以及粮食现代智能化技术和设施的发展等,对我们每天在食用的粮食有了更深入全面的认识。在灵山粮食物流基地,孩子们变身小小“食”场调查员,实地参观了大米、面粉加工车间、成品粮仓库和收发粮现场,见证了粮食是如何从田间进入仓库,再变成光洁透亮的大米、细密洁白的面粉呈上大众餐桌的。

△孩子们在粮库与粮食“亲密接触”

一走进粮仓,孩子们大呼“好凉快”,围着工作人员问:“为什么要给粮食吹空调”?工作人员表示,别看粮库内平如地面,其实粮堆有6米多高,吹空调就是为了保持粮食品质,相当于放进冰箱“保鲜”。孩子们又问:“怎么知道粮食有没有中暑?”工作人员现场点开南粮“智慧粮食”管理系统APP,展示在库粮食的三维粮温实时图,动动手指就能在线远程查看粮食温度,不用爬上粮堆去手动测温了。

在成品粮低温库,原粮仓的粮食经加工后被存放在此,变成一包包精美包装的南粮“晶润”大米等待被送往市民餐桌。工作人员介绍,低温库仓温常年保持在20℃以下,同样能有效“保鲜”大米,锁住营养和口感。记者了解到,南粮“智慧粮食”系统建设起步于2013年,当时灵山库作为江苏省首批、南京市唯一试点单位投建,现已完成集团全覆盖,水平居全省前列,能够实现粮油收发作业流程标准化、信息采集自动化、保管智能化、安防监测实时化和业务管理集成化。

△孩子们了解大米的结构

南粮集团还精心设置了小小“米”学家环节,带领家长孩子通过科学手段区分籼米和粳米,现场品鉴科技储粮技术加持下造就的“晶润”大米。孩子们还通过参与有奖竞答,进一步巩固了参观中学到的水稻种植、大米生产知识,现场互动妙趣横生。

通过此次活动,家长和孩子们近距离接触粮食生产、收储、加工、销售各环节,很多家长表示,活动不仅是对孩子的一次良好教育,大人们也很有感触,“有了这样一次体验,我们更能体会古人所说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

(通讯员供图)